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300萬人死亡、無數家庭生離死別!白宮記者回顧2020:美國史上最「致命」一年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300萬人死亡、無數家庭生離死別!白宮記者回顧2020:美國史上最「致命」一年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300萬人死亡、無數家庭生離死別!白宮記者回顧2020:美國史上最「致命」一年

300萬人死亡、無數家庭生離死別!白宮記者回顧2020:美國史上最「致命」一年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經義
摘要
2020年,Covid-19疫情肆虐美國,造成美國死亡人數超越二戰時期,也改變了美國的政經局勢。白宮記者從年初到年末,回顧幾大關鍵時刻,也包括川普如何由盛轉衰。

今年底,白宮記者協會出了一件紀念T恤,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全文是這樣:

在2020年,我報導了美國總統彈劾案、總統初選黨團會議之夜(長達一周才出結果)、新冠病毒大流行、經濟衰退、種族正義示威、白宮前拉法葉公園軍警暴力、金斯伯格大法官離世、川普總統半夜一點宣布確診、大法官任命案、大選之夜(括也長達一周才出結果)、總統推特解職官員們、選票重新計算、總統過渡,然後我有這件紀念T恤來證明我報導了所有的新聞。

穿著這件白宮記者們自嘲的T恤,我其實心裡有些複雜。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2020年,我能想到的,是一個字:最。因為這大概是我們有生之年,至今,能看到「最極端」的一年。

《時代》雜誌以美國為例,說,美國人今年得要有超過100歲,才可能經歷過西班牙流感,也就是上一場最嚴重的疫情;或今年得要有90歲,才可能經歷過經濟大蕭條,也就是上一場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或是今年得要有80歲,才可能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死亡無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在美國,在這短短的一年當中,人們是一次經歷了這所有一切。

美聯社報導,美國作為全球已知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今年將是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一年,美國第一次全年死亡人數將超過3百萬人。這不是數字,而是離開親人與朋友的一條條曾經活生生的生命。

《時代》雜誌封面,給2020年打了個大紅叉。

對一個在美國報導新聞的記者來說,今年報新聞是見證了前所未見的歷史沒錯,但,沉重感是無以復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年,由民主黨總統初選拉開序幕,這是美國近代以來「最多」民主黨人參選的一次,有多達29個參選人,相較之下,川普參選的2016年,共和黨參選的有17人,但與這次是小巫見大巫。

人們對於拜登有不同看法,但,他是美國近代在總統初選當中擊敗最多對手的人,這毋庸置疑。

為什麼他能擊敗對手?從過去與他的親身接觸與閱讀,他確實是很有溫度的人,在當副總統時,位高權重的他甚至會把自己私人手機號給素昧平生的人,就為撫慰人心。他贏得初選與大選的大量選票,代表著今天美國許多人想要一個帶來溫暖力量的總統。

二月初,川普從美國史上「最極端」黨派鬥爭的彈劾案中脫身,這是美國第一次兩黨涇渭分明、各投各的彈劾案,比二十多年前柯林頓彈劾案還嚴重,這標誌美國兩黨對峙問題已經嚴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我還記得彈劾案結束第二天,我在白宮採訪了川普公開露臉的活動,現場記者們擠的動彈不得,川普一下展示報紙標題說他無罪,一下開心握拳、鼓掌,讓與會支持者情緒高昂,這,大概是川普任期最巔峰的時刻:不僅無罪一身輕,他也實現競選承諾簽署了不少貿易協議,同時,美國的經濟與就業表現更是半世紀以來最佳,當時,川普連任幾乎指日可待。

在同月底,我跟隨白宮腳步去了炎熱的印度,現場採訪了號稱有一百萬人、史上「最多人」歡迎川普的活動。在印度、全球最大的板球場現場人山人海,至今還是令我震撼不已,儘管當時美國和印度都開始有確診案例,但意氣風發的川普信心滿滿地說,對疫情他能迎刃而解。

回頭看,今天,美國和印度成了世界已知疫情嚴重程度排名數一和數二的國家。其實,當時川普回到美國後,他就從人生高峰,突然開始走下坡。

因為初期應對疫情不利,三月開始,川普被迫採取激烈行動。

從進行全美電視講話宣布旅行禁令,到舉行記者會下令實施緊急狀態全面關閉美國,導致美國出現近代「最糟」的失業狀況,一下子兩、三千萬人失業,使得實際失業率飆到逼近20%,而第二季度美國GDP下滑更高達33%,這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糟」的狀況。

電視秀主持人出身的川普,開啟了「最頻繁」幾乎是天天開記者會的模式。因為人們越擔心疫情就越看電視,使得收視率暴增,這也成了選前他最佳的造勢平台。記者會連周末都開,一開有時長達兩小時,他一邊宣揚自己的防疫政績,一邊沒忘怪罪民主黨、外國和媒體。不過,這電視秀在他提出「往人體注射消毒水療法」後引發了巨大爭議,黯然收場。

五月底,美國非洲裔黑人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執法致死的畫面,導致全美大示威,抗議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問題,不少示威甚至一直持續到11月,估計美國有1500萬到2600萬人在疫情下參與了示威,使得這示威成了美國史上最大的運動。

在華盛頓的記者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為白宮了要讓川普走到教堂高舉聖經,強調他是維護「法律與秩序」的總統,下令軍警拿棍棒、盾牌,或徒手痛打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者和記者們,外加違法丟擲催淚彈,當時我在現場甚至被一枚直衝我而來的閃光彈炸到眼前一片白光。

這場大示威,確實讓美國種族和暴力執法問題得到新的關注,但是,並未解決問題,川普也無意仿效前總統們彌合分裂的美國,反而在兩黨的政治操控下,讓百姓產生更嚴重的對立情緒,一邊認為對方是種族歧視、支持暴力者,另一邊則認為對方是無法無天的暴徒,這對立情緒也被帶入大選,影響選舉結果。

拜登為了完成自己選民的期望,大量提名少數族裔出任要職,包括選擇非洲裔女性副手,都能看出,這事件成了拜登一旦上台後,和疫情、經濟一樣,同屬他首要處理的棘手問題,不少分析認為,這將讓拜登難以從內政當中抽身。

沒想到,這回大選的十月驚奇,就是川普確診。

川普確診,讓他成為美國快40年來住院「最久」的總統,記者接連幾天幾夜不眠不休,除了持續追踪他的病情,川普為了展現「硬漢形象」,不僅在醫院拍住院工作照,抱病上街感謝支持者,還在住院72小時後搭直升機回白宮,一連串大動作,讓記者們神經緊繃。

回頭看,也許如同川普前競選經理選後所說的,川普獲得美國在任總統最多選票還是敗選的主因,就出在他的疫情應對上,要不他應該會壓倒性勝利。

在他離開醫院前,我在院外採訪現場不只川普大旗飄揚、戴紅帽的人們還拿川普旗幟包裹身體,現場零社交距離、口罩戴不戴隨意的畫面,令我至今難忘。在美國,有一部分人謹守防疫規定,還有一部分人堅持追求個人自由,這也是美國疫情至今遲遲無法獲得控制的原因,同樣的問題,相信沒多久,也會反應在是否注射疫苗上。

談談2021年吧!好消息是,疫苗,加上聯準會預期維持低利率,專家預期,美國經濟有望出現強勁增長,但是,最近他們發布的預測是:最好的狀況5%,最差是百分之零,範圍之大,有預測跟沒預測一樣。

難以預測的原因很多,例如失業率,不是人們都找到工作了,而是有許多人已經放棄尋找工作,只要放棄就不算在失業人口裡。實際上,美國因為疫情已經額外增加了四百萬長期失業者,而像是小商家,就有至少10萬家是永久倒閉,這些難以看見卻真實存在的底層問題,都為美國的復甦之路投下變數。

經歷了最極端的2020年,2021恐怕也是最難預測的一年,但是,無論如何,我都還將堅守新聞第一線,繼續帶你看美國,也帶你看懂美國。

責任編輯:林易萱

疫情 美國 大選 川普
張經義的白宮義見
張經義的白宮義見
張經義
展開箭頭

張經義,31歲成為白宮記者協會百年來第一個中文媒體記者成員,現SMG白宮記者兼美國新聞中心主編。完整經歷12與16年美國大選,期間也至歐洲現場,報導英國脫歐公投、法國大選、德國選舉,及俄羅斯大選等。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YisViewsOnWhiteHouse/

最新著作:白宮義見:首位華人白宮記者直擊!美國權力核心的真實面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