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不想搶疫苗,卻允許觀光客不隔離入境?日本「矛盾防疫」背後原因

1.英國將於12月7日開放第一批疫苗接種,美國也將於12月中旬批准。面對歐美大國搶疫苗狀況,日本態度卻相對保守,甚至認為可以多觀察狀況、晚點施打。
2.相較日本對疫苗的保守態度,日政府對疫情的態度卻看似相當「樂觀」。菅義偉日前宣布將國旅與外食補助延長明年六月,打算用東奧觀光財補足長時間補助帶來的經濟衰退,同時開放觀光客「無疫苗不隔離」入境。
《日經》2日報導,日本政府為了明年夏天東京奧運,將開放大規模數量海外旅客入境,不強制注射疫苗或隔離,只須提交COVID-19陰性檢測結果並下載追縱應用程式。
消息傳出後引起不少討論,有日本民眾認為,這是菅義偉政府將人民生死置之度外。但其實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安倍政府就已被困防疫與經濟兩難之間,如今重視內政經濟的菅義偉,只是再次面臨安倍晉三所遇困局。
英國宣布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輝瑞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國家,英國藥物健康監管機構MHRA表示,輝瑞疫苗可以提供高達95%保護率,批准英國的高危險人群(如80歲以上的老人及在醫院及安養院工作的員工)12月7日起即可開始接種疫苗,美國也計畫在12月中旬批准疫苗大規模接種。
歐美製藥巨頭搶做疫苗,日本卻「不想賺」?
當英美兩國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開發核准COVID-19疫苗的同時,日本的各大製藥廠動作卻相對緩慢。當中最主要原因是,許多傳染病學的醫師對快速開發出來的疫苗抱持疑慮。昭和大學醫學部二木芳任教授便說:「日本現在雖然進入第三波的高峰期,但與歐美各國的情況相比,並沒有那麼嚴重,與其急急忙忙施打疫苗,還不如先觀察歐美各國施打疫苗的情況之後,再做判斷。」
其實,日本製藥廠還有另一個打算,北里生命科學研究所感染制御研究中心花木秀明中心長就說:「疫苗的正常研發時間比開發治療新藥的時間來得長,所以日本製藥公司會把重心放在治療COVID-19的新藥研發上,等到對抗COVID-19的藥物開發出來之後,才會正式進入開發疫苗的階段。」
另外,也因日本製藥廠每年還有流感疫苗這類固定疫苗必須生產,要撥出大量人力進行COVID-19疫苗開發有一定的難度。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3月28日記者會上宣布,將撥出100億日圓的預算支援「日本國內疫苗研發」,卻另外撥出高達216億日圓、超過一倍以上的預算參加國際疫苗團隊的研發工作。
日本政府矛盾困局:防疫、經濟、東京奧運
除了疫苗開發的策略之外,這次的疫情也考驗日本官僚面對這場危機時的機動性以及中央地方政治鬥爭的整合能力。截至目前,日本全國的感染人數超過13萬人,但是跟歐美各國的感染人數相比,還算是疫情控制較穩定的國家。但其實,日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只因卡在「2020東京奧運」這個全球矚目的大活動上。
年初疫情爆發之後,安倍內閣遲遲無法對邊境控管防疫下達閉關死守嚴防的命令,造成春節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外國旅客進入日本全國,提高COVID-19境外移入的風險。果然春節過後,日本國內進入疫情第一波高峰,使得安倍內閣不得不在四月宣布「緊急事態宣言」,雖然暫時抑制了疫情的蔓延,卻也嚴重打擊日本國內的經濟。
為了重新活化日本經濟,由現任首相菅義偉主導的國旅振興補助方案「Go To Travel」以及外食振興計畫「Go To Eat」投入超過108兆日圓的預算,分別從今年7月及9月開始實施,從目前的實施成果看來,的確對日本經濟出現支撐復甦的作用。
但現在日本國內已陸續出現鑽補助金漏洞的不法案例,成為隱憂。另外,日本政府也擔心,當民眾長時間享受來自政府的旅遊以及餐飲補助之後,一旦補助結束,日本經濟很可能再次面臨寒冬。於是菅義偉內閣在12月2日宣布,日本政府的Go To Travel補助延長到2021年6月底。
對於菅義偉內閣來說,如果明年東京奧運可以順利舉辦,大量湧入的外國觀光客將可以補充日本民眾對政府停止旅遊餐飲補貼所造成的經濟衰退空窗。
秋冬疫情+醫護離職潮,日本能平安過冬嗎?
但是,隨著冬季來臨,日本國內的感染人數逐日升高,日本醫師會的醫師連續兩週提出警告,現在日本的狀況已經不是單純COVID-19確診問題,而是許多COVID-19重症病患擠壓到其他病患的床位,加上日本醫護人員經過整整一年的奮鬥也開始出現疲態,日本醫護人員出現大規模的離職潮。
但是為了能夠增加明年東京奧運的觀賽人數,日本政府卻預計放寬防疫標準,這對於重視內政經濟的菅義偉來說,似乎又再次回到年初安倍晉三遇到的問題,如何維持日本的經濟發展以及維持國內的防疫成效?日本能不能平安度過這個冬天,等到東京奧運開幕那一天的到來呢?
責任編輯:李頤欣
在日本十年的新聞記者特派經驗,走遍了日本1都、1道、2府以及43縣,目前用心於日本與台灣的地方創生事業,帶領台灣學生與日本地方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曾任熊本縣觀光推廣大使,並且在各大學進行觀光經濟以及地方創生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