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國之聲》過年小賭怡情?研究:為什麼移居海外的華人易陷賭癮

最新研究發現,生活在異國他鄉、存在文化、語言障礙的低收入華人新移民,更容易受到賭場的誘惑,陷入的賭瘾而無法自拔。一些學者擔心,由於華人傳統觀念中的「面子文化」,海外華人的賭博問题很有可能被低估了。
一到周末,南非紐卡斯爾紡織廠裡的華人勞工就會湧向當地賭場,希望能憑運氣替自己「加薪」。
韓成遠(音譯)和他的家人來自中國青島。2015年,他們移民到南非。如今,他的母親正在紐卡斯爾的一家賭場內經營餐館。因此,韓成遠這些年結識了許多華人賭客。他說,相對第二、第三代移民,第一代華人移民更容易成為賭場常客。
「這有可能與移民他鄉後遇到的文化衝擊有關。」他結合自己在南非的經歷指出,當地華人勞工在出國前往往來自於社會下層或者農村地區,教育水平相對偏低,而異國他鄉的語言文化差異則讓他們難以參與到當地的尋常休閒活動中去。「賭博卻是很容易學會的活動,而且24小時開放的賭場很會招徠下班後的工人。」
在紐卡斯爾的賭場裡,華人勞工不僅僅參與賭博,還能吃飯、購物。韓成遠介紹說,設立中國餐館也是賭場經營者的策略,旨在讓偶爾前來的華人賭客能夠在賭場內逗留更多時間。他母親所工作的這間賭場,每年還承辦華人春節晚會活動,能夠吸引百餘人參加。在南非的中文報紙上,大型賭場也時常刊登廣告。韓成遠說,賭場經營者明白如何尋找自己的潛在客戶。
在賭場中逃避現實
香港、新西蘭、美國等多所高中2010年進行的一項聯合研究就發現,居住在具有較大規模華人社區的海外華人,他們陷入賭癮的機率要大於居住在沒有大型華人社區的同胞。該項研究將賭癮定義為:對賭博的高度狂熱、撒謊、藉賭博逃離現實、對賭博活動全神貫注-這四項特征中至少要符合三項。
研究還對比了華人與非華人新移民的賭癮發生率,發現前者是後者的1.5~5倍。該項研究還指出,在異國他鄉生活越久,華人移民陷入賭癮的機率還會上升。一些學者更是認為,礙於華人傳統觀念中的「面子文化」,華人移民中的賭癮問題很有可能比外界所知的更為嚴重。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主任Giles Li與馬薩諸塞大學的華人學者Carolyn Wong今年10月就對美國波士頓華人的賭博問題進行了聯合調查。他們發現,經營者在賭場內外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營銷手段招徠華人顧客。這些手段包括在中文報刊上投放廣告、發放優惠券、組織社交及文化活動、提供往返賭場與華人聚居區免費班車等。
許多受訪者對研究者表示,從事餐飲業等低收入工作的他們,需要賭博來放鬆身心、暫時逃離緊張的現實環境。還有一些人則通過賭博來忘卻異國他鄉的語言與文化隔閡。
調研得出結論:較為貧困、社交孤立、在文化及語言方面遇到困難的華人移民,更容易受到賭場的誘惑,也更容易陷入賭癮。「賭博問題往往在華人移民來到美國之後才發生並惡化,而非移民美國之前」,研究者認為,遷居異國他鄉的經歷對賭博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
責任編輯:張庭瑋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低收入的海外華人更易成為賭場「獵物」
德國之聲(DW)是德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提供世界焦點事件的最新報導及深度分析。DW全球有1億名聽眾和觀眾,藉由DW超過30多種語言的新聞、專題節目、以及包含商業,科技,政治,藝術,文化和體育主題的紀錄片,更近一步了解影響全球的事件。目前DW提供24小時英文內容 ,受亞洲觀眾/聽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