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今夏熱鬧的煙火少了些?日本花火節陷入警備人力荒、預算緊迫的死循環

每年夏天從7月到8月之間,幾乎一到週末假日,日本從北到南都會舉辦大大小小不同規模的花火大會(煙火大會)。不過今年花火大會的情況,有點像數十年難得一次的冷夏一樣,突然間,這些花火大會好像變少了?
當中最主要原因,除了異常天候之外,主要是主辦花火大會的地方行政單位財政預算吃緊,補助金年年減少,有些甚至預算被整筆刪除,同時因為過去幾年,花火大會遇到大小不一的安全事故,維持活動人員安全的警備要求越來越嚴格,這些臨時警備人員的預算又不斷上漲,到了今年終於撐不下去,許多主辦單位臨時取消夏季煙火大會,這當中還有不少是已經營運數10年,早已建立好口碑的花火大會,這讓不少日本人感嘆今年的夏天似乎比較冷清。
一場花火大會大概要花多少錢?如果以中大型的花火大會,一次要發射20,000發的煙火,差不多要花掉1億2,000 萬~2億日元左右的費用,隨著參觀人數的增加,這當中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備人員的經費,也從過去大約平均900萬日圓,上升到將近1,700萬日圓左右。
不過以往每場花火秀,幾乎在每年夏天,為地方帶來大量觀光人潮,所以許多地方行政單位也願意把夏天的煙火大會,當成重要觀光活動項目,編入年度預算。例如:東京的隅田川花火大會、宮島水中花火大會,或是滋賀縣琵琶湖的花火大會,每年都可為地方帶進可觀的收入。
本日7月27日(土)、隅田川花火大会が無事行われました!
— 墨田区役所 (@sumidaku_kouhou) 2019年7月27日
東京の夜空に国内最大級となるおよそ2万発もの大輪の花が打ち上げられ、大いに盛り上がりました。来年もお会いしましょう!!
隅田川花火大会実行委員会公式ホームページhttps://t.co/gkatCTPNUd pic.twitter.com/XtyTfwpX4B
不過,這幾年卻因為各地都鬧出警備人員的人才荒,使得現在日本警備人員的需求率,遠遠超過供給率的8倍以上。就連日本國土交通省的交通警備員人事預算,也比去年提高了7% ,但是還是很難找到足夠的人數擔任警備員。這當中除了日本年輕人,不喜歡到這種被列為3K的公司上班之外,為了準備明年(2020年)的東京奧運,以及各地建設工地對於警備員的需求爆量,都是造成警備保全人員供不應求的原因。(編按:3K這個名詞源於日本,指工作性質中有「髒」(汚い,Kitanai)、「危險」(危険,Kiken)及「辛苦」(きつい,Kitsui)這3個要素的工作。)
日本花火大會每年對於警備人員的需求都很吃重,尤其自從2001年7月,發生明石花火大會人行天橋事故,當時因為主辦單位警備疏導的人為不足,導致散場群眾在天橋上發生群眾推擠,一群人就像推骨牌般,相互擠壓推擠,最後造成了11人死亡、247人輕重傷的慘劇。從那時候開始,日本警方開始嚴格要求各地花火大會的主辦單位,必須事前提出完整的警備人員配置,以及散場人流規劃,否則不會核准舉辦。
這也造成了循環悖論,主辦單位原本希望透過花火大會吸引人潮,但卻因為預算吃緊,無法增加維持散場疏導的警備人員,只好想辦法抑制前來看花火的人數,這又與當時舉辦花火大會的初衷相違背。主辦單位在兩難狀況下,為了跳出死循環,最後只好選擇取消花火大會。
像是今年原本宣布,8月要舉辦第50屆岡山玉野市玉野花火大會,主辦單位因為經費預算無法負擔,每年超過8萬人以上參觀人潮的警備工作,只好臨時在6月宣布停辦。「每年警備員的預算大約都會上漲一成以上,可是每年的政府補助金卻都在下降,甚至直接刪除預算,這一增一減之間,最後也只能選擇停辦。」這難道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嗎?有些單位乾脆上網群眾募資,依照群眾募資的金額分配煙火席次。或是販售煙火門票的方式,讓買票入場的觀眾,可以享受到最佳的觀賞角度。
過去台灣在很長一段時間,施放煙火大概只限定在國慶日晚上,後來漸漸地,除了國慶日之外,台北101跨年煙火、農曆元宵節的煙火、4月的澎湖花火節以及8月的大稻埕情人節煙火秀,都成了台灣每年最重要的煙火節日。
不過,這些煙火當中只有台北101跨年煙火以及澎湖、大稻埕的煙火秀,屬於每年定點常態性的節目,觀光效益也逐年增加。例如,澎湖縣政府每年4 ~6月,都會舉辦的海上花火節,因創新轉型成功,活動人數從2015年起呈現穩定成長。根據澎湖縣觀光人數統計數字報告,108年5月旅客共計18萬4,289人次,較去年同月成長2萬2,421人次,成長13.85%。澎湖縣旅遊處評估觀光產值至少突破21億元。(編按:今年的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更以煙火搭配無人機燈光秀,成功打響澎湖觀光知名度。)
日本夏天的煙火,是夏日不可或缺節目,但隨著現實預算縮減,以及動員人數疲乏,未來日本夏天的天空,或許會變得不再那麼熱鬧繽紛,反而是台灣的花火大會,正逐漸與地方觀光發生正向效應,甚至像2019年屏東燈會將煙火改成無人機表演,受到相當程度的關注與好評,也許台灣的花火2.0,可以成為日本花火節的參考也說不定。
責任編輯:葛林
核稿編輯:洪婉恬
商周大調查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在日本十年的新聞記者特派經驗,走遍了日本1都、1道、2府以及43縣,目前用心於日本與台灣的地方創生事業,帶領台灣學生與日本地方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曾任熊本縣觀光推廣大使,並且在各大學進行觀光經濟以及地方創生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