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電價即將全面調漲!經部點名半導體業首當其衝、民生用電不分級開漲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電價即將全面調漲!經部點名半導體業首當其衝、民生用電不分級開漲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ESG
ESG

焦點 | 時事分析

電價即將全面調漲!經部點名半導體業首當其衝、民生用電不分級開漲

電價即將全面調漲!經部點名半導體業首當其衝、民生用電不分級開漲
近年電價調整無法完全反映國際燃料價格,去年台電年底累積虧損達3826億元。今年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將從工業用電大戶到民生用電都調漲。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4/02/20
摘要
  1. 在3月的電價費率審議會之前,經濟部及台電高層釋出電價調漲策略。
  2. 工業用電方面,維持從用電大戶開始調漲的方向。這次鎖定景氣復甦且用電量大的半導體業,4月起特高壓用戶調幅最高估逾1成。
  3. 民生用電這次也會跟漲,為避免分戶規避高段電價的投機行為,這次擬不分級距全面調漲。 

電價費率審議會擬於3月中旬舉行,根據經濟部研擬方向,考量半導體景氣復甦且用電量大,4月起特高壓用戶調幅最高估逾1成;民生用電方面,為讓330度以下電價回歸合理,並減少分戶規避高段電價投機行為,此次擬不分級距全面調漲。

國際燃料狂漲 台電「物價消波塊」扛不住

台電為穩定物價,近年電價調整無法完全反映國際燃料價格,去年單年虧損新台幣1985億元,年底累積虧損達3826億元;行政院核定台電今年將再虧損1887億元。

台電主管表示,台電除了扮演「物價消波塊」,也長年給予學校、交通事業用電優待,應回歸各部會自行編列預算,若取消上述政策性減免,台電一年電費收入可增20多億元。另外,政府要求離島、本島電價一樣,但離島供電成本較大,導致離島「10年來虧快1000億元」,期待彌平差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避免台電虧損雪球越滾越大,淪為資不抵債窘境,政府已連2年出手增資台電。今年經濟部也爭取以去年歲計賸餘補貼台電逾千億元,主計總處預計月底前拍板撥補數;台電遂可根據最新預估虧損額計算電價調幅,目標是打掉今年虧損為首要任務。

改掉不正當的電價補貼 從景氣轉好的用電大戶開始漲

經濟部預計3月上旬召開電價工作小組會議,電價費率審議會估計3月中旬後舉行。經濟部官員表示,初步定調用電成長產業調幅最高,尤其是半導體業全年用電量大,而目前工業電價一度僅約3元、成本約4元,「如果一年用100億度電,等於是補貼100億元」,顯然補貼不具正當性。

台電主管指出,服務業去年第4季用電回升,半導體等高科技業景氣也轉好,但機械、石化業等傳產景氣尚未復甦,應會維持先前電價調整邏輯,「景氣不好的少調一點」,特高壓用戶調幅估逾1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生用電取消分級調漲 用電越多調幅越高

民生用戶方面,去年設定住宅700度以下、小商店1500度以下不調整,此次擬不分級距全數調漲,但用電越高者調幅更高。

官員表示,回顧2004至2023年電價調漲過8次,但用電330度以下都沒調整過,甚至2015、2016年還調降3次,「等於現在330度以下電價比20年前還低」;以最低段120度來看,2015年4月每度價格2.1元,後來依序調降至1.89元、1.81元、1.63元,應回歸合理價格。

另一方面,台電觀察到用戶透過分戶方式規避高段電價,例如中南部透天每一層都裝設電表,出租房屋也有類似現象。基於公平原則,傾向330度以下跟著調漲。雖然台電內部盼330度以下分次恢復正常電價,不過應仍是單次調整可能性高

國內電價2022年、2023年平均各調高8.4%與11%,以去年為例,民生電價平均調幅為2.6%、產業用電平均調幅為14.2%。目前平均電價每度3.11元,其中民生電價為2.65元,產業電價為3.38元

*本文獲「中央社」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能源管理系統是什麼?省電費又能助攻碳盤查
電價、天然氣雙漲,顯示台灣能源短期、長期有什麼問題?

責任編輯:張薰云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民生用電 電價 特高壓電 台電 半導體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
展開箭頭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