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職場順遂的工作者,絕不會說的4句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職場順遂的工作者,絕不會說的4句話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職場順遂的工作者,絕不會說的4句話

職場順遂的工作者,絕不會說的4句話
高情商的職場工作者在溝通時,不會讓對方有負面感受。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小資女の職場生存之道
獨立觀點 2024/03/29
摘要
  1. 高情商溝通的秘訣,是避免使用容易造成誤解或感受負面的詞語,如「但是」、「你應該怎麼做」,並以更加正面、更有建設性的表達方式來溝通。
  2. 高情商的人也傾向使用「鼓勵學習」和「開放性高」的正向語言。

為什麼自己明明想說的是好話,卻總是被對方誤解;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卻得不到他人的認可?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我們不是真的懂「如何說話」。

高情商、懂說話的人,能夠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對方感到舒服和尊重,也能在工作中如魚得水,而不會說話的人,則很容易被淘汰。我曾經有一位同事,工作能力很強,但就是不會說話。他經常在工作中指責他人,批評別人的錯誤。想當然爾,他的人緣很差,在公司裡也很不受歡迎。

我的經歷與轉變

我也曾是一個說話很直的人,有什麼就說什麼,不太顧及他人的感受。結果我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得罪人,也經常陷入尷尬,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說話方式很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讀了不少書和文章後,我也向身邊的高情商的人請教,就讓我來分享高情商的人一定要學會的4句話,讓我們能更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1. 不說「但是」

注意語言背後的力量

「但是」這個詞,是用於引入一個相反或否定的意見,不管前面說了多好的正面評價,只要用了「但是」都會頓時失色。即使我們的初衷是好的,卻會無意中也表示了否定、批評的訊息。

更好的說法:說「也」

高情商的人更傾向於使用「同時」、「而且」、「也」來取代「但是」。這樣能保持對前述正面評價的支持,也能夠在不削弱前述肯定的前提下,增加新觀點。

舉例來說,一位同事穿了新衣服,如果你說「這件衣服很漂亮,但是⋯⋯」,其實是反效果,會讓對方覺得「這是在挑剔他的衣服」。但如果改成「這件衣服很漂亮!也很適合你」,就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2.不要動不動就說「你應該怎麼樣」

命令與建議之間的差異

「你應該怎麼做」這句話很容易被視為一種命令或強制的建議,可能會引起對方的防衛心理或反感。這種表達方式,其實是忽略對方的自主性,還會讓溝通變成單向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好的說法:給予對方拒絕空間

高情商的人會選擇「我建議你⋯⋯」或「你或許可以嘗試⋯⋯」等表達方式。這樣的語言更為溫和,給予對方接受或拒絕建議的空間。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位朋友面臨工作上的挑戰,可以說「我建議,也許可以嘗試一下OO方法⋯⋯」。

3. 不說「我不會」

態度決定高度

直言「我不會」是給人一種消極和閉塞的印象,表示你避免挑戰和學習的機會。這種表達方式,可能會限制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機會。

更好的說法:正向表達

高情商的人則會說「我可以學」或「是個學習的機會」。這樣的回答不僅顯示出一種開放和進取的態度,也是表達「自己非常注重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4. 避免問「你聽懂了嗎?」、「你懂我意思嗎?」

尊重與理解

「你聽懂了嗎?」和「你懂我的意思嗎?」這兩句話,無意中顯得有些質疑對方的理解能力,甚至可能被解讀為一種不尊重。

更好的說法:確認自己有沒有表達清楚

當需要確認對方是否理解時,高情商的人會選擇更為尊重和包容的方式,如問對方「你有什麼想法嗎?」或「我有表達清楚嗎?」這樣問,不但能夠確認兩方是否都在同一平面上了,同時也給予對方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本文獲「小資女の職場生存之道」授權轉載,原文:高EQ的人一定要學會的四句話,讓你在職場上更受歡迎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職場得體 職場說話 情商 職場溝通 職場工作者 eq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