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研究200個家庭後發現:高情商孩子的父母都有這7個習慣 親子互動日誌《BOUND》創辦人勞達(Reem Raouda)觀察超過200組親子後,歸納出如何培養出高情商孩子的... 2025.01.14
職場 別脫口而出!這4個句子正在破壞你的親密關係 《Forbes》撰稿人心理學家崔佛斯(Mark Travers)認為,陷入負面溝通模式的人往往是無意識的。但有時就是無意識的一句話,種下慢慢侵蝕信任的種子,最後破壞了親密關係。 崔佛斯相信,愛的溝通關鍵在:如何在衝突時刻有意識地選擇你所說的話。建立正向的溝通需要練習,但避開以下這4句話,會是一個好的練習開始。 這些話與前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高特曼(John Gottman)提到的「關係末日四騎士」概念高度契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4種危險句型及其背後的心理機制! 1. 「別那麼敏感」 這句話不僅僅是否定情緒,它實際上告訴你的談話對象:「你的感受是錯誤的或誇大的」,這正是高特曼所說的「輕蔑」(Contempt),也是四騎士中最具破壞力的一位。 這句話可能讓對方陷入自我懷疑,甚至感到必須壓抑真實感受只為維持表面和平。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情感被否定時,其神經系統會將此視為威脅,觸發防禦反應,最終不利於長期關係。 你可以換句話說: 「我能看出這對你很重要,你能幫我理解為什麼嗎?」或「我沒意識到這對你有這樣的影響。我想多聽聽你的想法。」 2. 「我沒事啦!」(當你其實有事時) 當你的伴侶察覺到你情緒不對,關切地問「你還好嗎?」,而你淡淡的說了「我沒事」,實際上你正在築起情感屏障。 這種否認自身感受的行為,在高特曼理論中屬於「防衛」(Defensiveness)的一種表現。研究發現,在關係中壓抑情緒與更高的孤獨感,和較低的關係滿意度直接相關。 你可以換句話說: 「我感覺不太對,但我需要一點時間。」或「我有些心事,但我還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談論它。」 3. 「隨便,我不在乎」 在爭執中丟出「隨便,我不在乎」,你可能只是想表達挫折——但伴侶聽到的是「你和你的選擇對我不再重要」。這正是高特曼所描述的「築牆」(Stonewalling),完全切斷情感聯繫的冷暴力表現。研究發現,這種有意的情感撤離,與關係滿意度顯著下降相關。 你可以換句話說:「我需要一點時間讓頭腦冷靜一下,我們可以之後再聊聊嗎?」 4. 「你總是⋯⋯」或「你從不⋯⋯」 當伴侶忘記重要的事,你可能脫口而出「你總是這樣」或「你從不聽我說話」。 高特曼表示,這種「批評」(Criticism)與具體有細節的抱怨不同,攻擊的是對方的整體人格,往往讓對方立即進入防禦狀態。研究表明,這種溝通方式通常導致「強制性衝突」而非「建設性對話」。 你可以換句話說:「我注意到一種行為模式讓我感到受傷;我們能一起解決嗎?」 健康的關係不在於從不犯錯,而在於雙方願意傾聽、修復並一起成長。調整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用語,不僅能改善人際關係,更能帶進人與人的信任,提升幸福感。 資料來源:Forbes、World Economic Forum 核稿編輯:林易萱 ... 2025.03.12
職場 從日常對話開始!10個簡單短句,養出堅強快樂的孩子 當孩子因為和朋友吵架而淚流滿面,或哭喊「我永遠都學不好數學」時,父母該如何回應?一句「沒事的,別哭了!」雖然能短暫撫平情緒,但是否真正幫助孩子學會面對問題? 心理師艾米・莫林(Amy Morin)表示,父母的話語力量能深刻影響孩子的成長。培養心理堅韌的孩子,不是要他們壓抑情緒或裝作堅強,而是教會他們如何從困境中成長,這個練習可以從日常對話開始。 以下整理了10句簡單卻有力的短語,能幫助孩子提升韌性、情緒智商,並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1.「你會對遇到這個問題的朋友說什麼?」 當孩子陷入低潮時,他們往往會先想到:「我就是不行」、「我一定會失敗」。這句話像是一把解鎖的鑰匙,讓他們暫時跳脫自己的困境,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重新看待問題,學會同理自己的挫折。 2.「你有這樣的感覺是有道理的。」 在孩子的世界裡,很多情緒來得強烈卻難以解釋,父母的這句話,就像是為孩子的情緒洪水建起一道堤防:告訴他們感受也是合理的。這種接納會讓他們知道,不必為情緒而感到羞愧。 3.「感到不安是可以的,但這樣做就不行了。」 孩子可能因憤怒摔東西,這句話的重點是在「情緒」上理解孩子,但點明「行為」上需要有界限。因為在成長之路上,他們不只要學會如何正確表達自己,也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情緒和空間。 4.「讓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當孩子因挑戰而挫敗時,他們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陪伴和引導;是了解無論問題有多難,父母都會和他們一起找出路,這種經驗也會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 5.「我希望你為那麼努力的自己感到自豪!」 讚美努力比讚美結果更重要。這句話鼓勵孩子去肯定自己努力的每一刻,漸漸地,他們也就不需再依賴外界的掌聲,而是向內求成就感、培養自我激勵的能力。 6.「你鼓起勇氣嘗試了什麼,即使可能會失敗?」 這句話重新把失敗定義為勇氣的象徵,能幫助孩子更敢於嘗試、走出舒適圈,並從中找到成長方向。 7.「我們可以從這之中學到什麼?」 挫折總是讓人沮喪,但這句話像一把放大鏡,讓孩子看到其中隱藏的機會與學習。這種成長型心態,會他們未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8.「你需要解決問題,還是處理你對問題的感受?」 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情緒往往會先行爆發。有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立刻解決問題,而是安撫內心的焦慮。這句話幫助孩子釐清:令他們煩惱的是問題本身,還是自己過於激動情緒。 9.「這個想法有什麼例外嗎?」 「我很笨」、「沒有人喜歡我」…孩子常用絕對化的語言否定自己,這句話能幫助他們突破思維盲點,從更靈活的角度看待自己與世界。 10.「讓我們談談今天我們感激的事情。」 感恩的習慣,能夠幫助孩子在困難中依然看見美好。這種樂觀的心態,成為他們抵抗困難的強大力量。 這10句話,看似簡單,卻能對孩子的心理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從今天起,與孩子的日常對話中多使用這些短語吧! 資料來源:CNBC核稿編輯:林易萱責任編輯:林思妍 ...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