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心靈成長
強迫自己做某事21天,不會習慣成自然!建立好習慣第一步:善用如廁後時光

1.本文提供2個生活小秘訣,讓你更容易培養好習慣、日常更有效率。
2.改變習慣的關鍵不是意志力,而是先找一個適合的環境,先做點小改變,讓它成為好習慣。
3.問自己4個問題,不再猶豫是否要拒絕他人請託,向不必要的事說「不」,把時間省下來花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你準備好在疫情逐漸遠離的新年度,大展身手了呢?本文分享2個生活、職場都實用小秘訣,和你一起把2023年過好!
1.ABC原則:培養好習慣從「小改變」開始
BJ Fogg是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Behavior Design Lab)的創辦人,也是暢銷書《設計你的小習慣》的作者。
Fogg博士研究人類行為改變的關鍵,與這些關鍵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讓人不知不覺培養好習慣、改掉壞習慣。
一般而言,行為越難、阻力越大,需要的動機就越強。但改變習慣的關鍵不是意志力,「形成習慣不能只是強迫自己重覆艱難的行為,期待自己過了66天、21天就『習慣成自然』,而是要找到一個適合的環境,種下『小改變』,慢慢長大成好習慣。」
比方說:與其想著「我要幫整間房子大掃除」,不如「先把房間整理乾淨」來的容易。
據此,Fogg博士設計了一套「ABC」的具體做法,幫助大家輕鬆培養新的習慣。「ABC」代表的分別是錨定(Anchor)、行為(Behavior)和慶祝(Celebration):
A.錨定(Anchor):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既有的舊習慣當作基準,再把想要培養的新習慣附加其上。
B.行為(Behavior):設定我們想養成的新習慣,新習慣的難度要盡量低、規模要盡量小。
C.慶祝(Celebration):在心裡創造積極情緒,幫助自我強化的小儀式。
Fogg博士親身套用ABC方法來「培養運動習慣」,他以「上完廁所」作為錨點,設定「2個伏地挺身」的行為,「對空揮2拳」做為慶祝。持續1週之後,他的伏地挺身越做越多下,也不再僅限於上完廁所。
推行這套ABC方法後,Fogg博士統計了參與者的回饋,只要5天,80%的人就能養成新習慣,比起原先設定的目標做得更多。
2.學說不的藝術,替自己存下更多「時間資本」
家庭、工作、應酬總讓你忙不過來嗎?這些做不完的事、赴不完的局,可能因為你總是「來者不拒」。
Paula Rizzo是一位榮獲艾美獎肯定的知名電視製作人,他寫了一本暢銷書《高效人生的清單整理術》,同時還建立了ListProducer.com網站分享提高生產力的各種訣竅。Rizzo之所以能維持超高效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很擅長向各種不必要的請託和邀約說「不」,把時間省下來花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說「NO」總是令人猶豫再三,往往半推半之下就變成「YES」。如何決定接受或拒絕邀約、請求?Rizzo認為只需問自己4個問題:
1.我真的想這樣做嗎?
2.我做了可以從中獲得什麼?
3.提出要求的人,最近為我做了什麼?
4.如果我不做這件事,會去做什麼?
一旦決定拒絕,Rizzo也有4個原則:
1.盡早告知:若自己做不到、無法赴約,立即禮貌的拒絕,不耽誤任何人的計劃。
2.說實話:說明你還有其他要緊事,無法幫忙。
3.建議替代方案:除了拒絕,提出可能有幫助的做法或人選。
4.保留未來機會:有時拒絕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可以提出未來有機會再合作。
拒絕需要練習,一旦克服對拒絕的恐懼,持續對不適合或不必要的請求說不,你會發現自己省下了大量的「時間資本」。這些時間資本可以用來花在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你值得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本文獲「創新拿鐵」授權轉載,原文:「上完廁所就做兩個伏地挺身」?習慣「不會」成自然?兩個讓你在2023年煥然一新、成為「時間富翁」的小秘訣!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巴菲特明明在拋售股票,卻對蘋果死心塌地!理由超乎想像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發起。分析全球的企業創新和新創公司,把他們的做法歸納成個人可應用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職場能力」、「人生能力」。啟發讀者「四」項全能,打造拿鐵般濃郁、香醇的人生。
更多創新案例:https://startuplat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