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人資30秒篩掉的履歷⋯換個方式,卻可能拿到offer!怎麼做?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人資30秒篩掉的履歷⋯換個方式,卻可能拿到offer!怎麼做?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人資30秒篩掉的履歷⋯換個方式,卻可能拿到offer!怎麼做?

人資30秒篩掉的履歷⋯換個方式,卻可能拿到offer!怎麼做?
投履歷,是效率最低、結果最差的求職管道。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翹楚
摘要

1.找工作的主要方式分為4種:投履歷、找獵頭、主動拜訪、內推。

2.投履歷,是效率最低、結果最差的選擇,企業負責人最看重風險規避,只有在透過其他管道都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時,才會篩選網上履歷。

3.企業內推,是成功率最高的方式。背後原因同樣是風險考量,自家員工推薦的人,能力通常不會差,而同產業圈子小,大家互相認識,可靠性也更高。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
微信ID:LinkedIn-China
領英是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平台,在中國,領英致力於打造一個連接機會與價值的職業平台。

找工作這件事,和找對象高度類似:極少數人能只和1個人談戀愛,就走進婚姻的殿堂,大部分人,都需要3、5次的嘗試,才知道適合自己的是什麼。

實際上,大部分人,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公司。看似工作不快樂,表面上看,是因為老板不好、同事勾心鬥角、薪水低得離譜等原因造成,實則還是因為缺乏「找工作」的這項能力,而只會昏天黑地地投履歷,以為這就是找工作。

最末的選擇:投履歷

用投履歷的方式找工作的人,除去極少數的技術大神、具有稀缺能力的求職者及參加校招的大學生,應該是效率最低、結果最差的一種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求職聖經《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中,作者理查德.鮑利斯(Richard N. Bolles)提到,大公司和企業負責人最看重的是「規避風險」,因此,只有當他們透過各種其他管道都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的時候,才會每日篩選網上履歷。

也有獵頭提過,採用海量投履歷-等電話-面試-入職的候選人,通常會遇到兩個問題:流程拖得太長,結果出不來、得到的結果並不能讓自己滿意。這也是因為,一方面企業不了解陌生的候選人,顧慮較多,一方面候選人透過線上資訊,也無法對真實的工作有所了解。

世界五百強企業HR平均用30秒至1分鐘的時間,就能決定1份履歷的去留。許多被淘汰的履歷明顯沒有經過求職者的思考,需要避開的觸雷點有三:第一,用的同一個付費模板,樣式單調;第二,內容無趣,且不符合企業需要的條件;第三,求職信千篇一律,許多還附有令人尷尬的學生風格名人金句,比如:所有的輸和贏都是人生經歷的偶然和必然,只要勇敢地選擇遠方,你也就注定選擇了勝利和失敗的可能。

任何與下面兩大原則相背離的因素,都會被HR視為無效信息,降低獲得面試機會的概率:「高效」展示個人優勢訊息(文字凝練、用數據說話、排版簡約大方、盡可能一頁A4呈現);盡可能與崗位要求相「匹配」(學歷專業、實踐經歷、技能特長盡可能地向意向職位基本要求靠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透過獵頭找工作:企業付費,你受益

著名人才戰略及獵頭專家,科特傑諮詢公司總裁王洪浩在《獵頭》一書中提到,所有企業都在想如何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和較快的速度來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才。所有職場人士都在想如何才能夠讓企業欣賞自己、發現自己,而能為企業尋找到優質的人力資源的獵頭,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比較可靠的方式,是透過熟人或者大型獵頭公司聯繫幾個獵頭,即使目前不換工作,也要了解目前職位和行業的最新動態。

著名風險投資人王煜全在《學會洞察行業》一書中,提到了需要了解的8個主要方面:

1.你所在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
2.這個行業的產業鏈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發展情況如何?
3.這個行業的市場情況如何?
4.行業的技術壁壘高還是低?
5.它的商業盈利模式是什麼?
6.政策監管有哪些標準?
7.領軍企業有哪些優劣勢?
8.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如何?

如果你上述1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那麼還是先花至少1周的時間,系統地了解行業,再考慮跳槽和找工作的事情。否則,很有可能會遇見下面的尷尬情況:

都說金融賺錢,從業者賺得盆滿缽滿,結果發現做金融是資源驅動型行業,沒有資源,寸步難行。前半年底薪人民幣3K,還不如之前公司的5分之1。

採購好像門檻很低,就是給企業買買買,然而進來之後發現其實又要懂市場,又要懂技術,供應商和企業兩邊哄,物流也千萬不能出錯,真是令人頭禿。

據說做技術不需要處理人情世故,結果發現進了大廠,就連加班也是要和主管搞關係,大家都在盯著1.5倍的平日加班費,和周末的雙倍加班費,要不然班都沒得加。

而和獵頭聯繫的好處,就是獵頭只從企業收取費用,主要為企業尋找合適的人才,並且能夠和你交流行業的實時動態,讓你少踩幾個坑。

帶著證據主動拜訪企業:大大提高成功率

在Ted影片《Looking for a job? Highlight your ability, not your experience》中,演講者Jason Shen提到,找工作被數個企業拒絕後,他將自己感興趣的企業(剛上市的Etsy)的IPO文檔,從頭到尾認真閱讀之後,專門製作了一個網站,包含自己對此的商業分析,並帶著這樣的「證據」,順利被公司錄用。

在歐美,主動拜訪企業是一種常見的方式,首先通過電話問詢和企業HR或者業務部門取得聯繫,然後確立上門拜訪的時間。

這樣做的原因有二:許多企業並不會在線上po出所有崗位,但是會樂意和候選人電話交流可能的空缺崗位。其次,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並不會拒絕一個願意主動上門面試的潛在候選人。

朋友阿健是一個很會挑選工作的人。在廣告設計行業工作超過8年,每一次跳槽,都準確、高效且順利。他時刻注意維護自己的線上履歷,並且保存自己的設計成果。每一次的面試,都會帶著之前的成功案例素材,基本上保持每2年1跳的他,每一次都比之前的薪資水平更高,工作內容更有意思。

企業內推:成功率最高的方式

在我還是個職場菜鳥的時候,在德國從事第一份工作,發現原來公司超過50%的員工,都是用企業內推的方式招募的,只有自己是透過傻傻投履歷的方式被招進來的。後來在中國大企業工作,發現內推比例依然高得嚇人。

內推為什麼這麼受到企業的青睞?一樣,因為風險小,觸雷的可能性極低。自家員工推薦的人,首先能力一般不能太差,否則以後員工在職場還怎麼混?其次,圈子就那麼小,互相認識的人,可靠性也很高。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透過熟人和家人找到企業內推的工作,都是常見的方式。根據俄羅斯NAFI分析中心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俄羅斯居民更傾向透過熟人的幫助尋找工作,而只有3分之1的俄羅斯人通過網上找工作。美國近1500萬企業中,90%企業都為家族企業所控制。因此,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久不聯繫的高中同學,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成為寶貴的人脈。

過年的時候,被催婚問工資的時候,也別給親戚甩臉色。看起來在老家三線城市整天釣魚的舅舅,說不定就認識一線城市的某個企業家同學;高中同學幾年沒聯繫,開始聊天後居然發現和你想去的某產業的頭部企業工作的同事認識。以上,都是在我身邊人發生的真實的例子。

看到這裡,你還猶豫什麼呢?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通訊錄,多和認識的人交流。說不定,心動的offer很快就就到手了!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翹楚,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管道 HR 方法 求職 面試 履歷
LinkedIn (領英)
LinkedIn (領英)
LinkedIn (領英)
展開箭頭

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200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矽谷。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台。LinkedIn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層加入。2014年1月,LinkedIn宣布正式進入中國,並啟用中文名稱「領英」,努力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微信公眾號ID:LinkedIn-Chin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