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把「OK」改成「OK!」就大幅提升團隊信任?細節控都懂得怎麼善用標點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把「OK」改成「OK!」就大幅提升團隊信任?細節控都懂得怎麼善用標點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把「OK」改成「OK!」就大幅提升團隊信任?細節控都懂得怎麼善用標點

把「OK」改成「OK!」就大幅提升團隊信任?細節控都懂得怎麼善用標點
把「OK」改成「OK!」就大幅提升團隊信任?細節控都懂得怎麼善用標點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艾芮卡.達旺
精選書摘 2022/02/22
摘要

1.線上溝通使用驚嘆號,是表達友善的必要之舉。但用得太多反而會引起反效果,因此,使用一個驚嘆號成效最好。

2.傳訊息或Email習慣使用驚嘆號後,句點容易被認為有不滿意、不樂意的情緒;研究也發現,句點結尾的簡訊訊息比較容易被視為不真誠,但手寫訊息則無妨。

3.傳統上,問號會帶來某種緊張狀態,傳訊息時也有類似的狀況。使用愈多問號,愈容易讓收訊者感到緊張。

驚嘆號讓我情緒滿滿!!!!!!

驚嘆號在電子郵件中已經變得不可或缺,不善用的話,人家可能會認為寄件者無禮或冷漠。在電子郵件的第一句末尾使用驚嘆號,可以營造暖心的情緒,呼應郵件裡的其餘訊息。

當今濫用驚嘆號的做法,有時候是吸引、維持讀者注意力的一種方法。基本上,加上驚嘆號的句子等於對著人大叫:「我正在跟你說話!」不過數位原住民(按:成長環境充滿各式數位產品的世代)使用驚嘆號時,遠不如前人那麼苦惱,也沒有蘊含那麼多意義。

對他們來說,使用驚嘆號幾乎是表達友善的必要之舉。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驚嘆號,把它當作文字版的點頭、微笑、開懷大笑,這在女性友誼中十分常見。就像我的朋友凱倫(Karen)有一次對我說的:「作為女性,寄一封沒有任何驚嘆號的電子郵件,是最駭人也最刺激的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驚嘆號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過猶不及。雖然一般人對驚嘆號的詮釋是正面的,不過大部分作者、編輯和傳統的寫作指南都建議,應該和過去一樣注意使用時機(意即大家應該試著完全不用驚嘆號)。假如你使用驚嘆號(其實今日人人都這麼做),那就應該謹慎使用,因為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會被對方詮釋為過度熱情,甚至被當成幼稚、不成熟。

驚嘆號,用一個就好!

一般來說,我們使用驚嘆號,是為了要特別扯著嗓門說些什麼,甚至是特別和善的說些什麼。《辦公室和家庭郵件寫作指南》(Send: Why People Email So Badly and How to Do It Better)的共同作者威爾.史沃比(Will Schwalbe)寫道:「驚嘆號是設法增加刺激或趣味的最快速、最簡單方法。」

驚嘆號為文字增添速度感,同時是傳達誠意的標記,表達「這真的、真的是我的肺腑之言!」,連續用3、4個驚嘆號更是如此:「你是在諷刺什麼嗎?不是!!!!」但是要小心,使用大寫字母(按:使用中文時,可以想成用粗體字表達)加上驚嘆號,或在有壓力的情境下使用,也可能是呈現出大聲咆哮的樣子:不是!!!!

◎驚嘆號寧可少用,也不要多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我的經驗來說,只要是超過一個驚嘆號,都不太好處理。簡言之,驚嘆號寧可少用,也不要多用,這樣比較安全。

◎同是驚嘆號,男女使用大不同

研究顯示,女性覺得自己若要表現得友善、溫暖、可親,就非用驚嘆號不可,反觀男性比較傾向用驚嘆號來表示急迫性。然而,不使用態度親和的驚嘆號,就足以激起他人警惕。

我認識一個業務員,她習慣用OK來回覆團隊成員的電子郵件,讓對方摸不透她究竟是心有同感,還是自己在辦公桌前默默咬牙切齒。後來她明白過來,開始把回信中的「OK」改成「OK,太棒了!」,一舉提振團隊成員的信任感和同伴情誼,團隊動力因此大為提高。

不同數量的驚嘆號含意。
不同數量的驚嘆號含意。 (來源:《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大是文化出版)

被句點搞瘋──那句「好。」是在生氣?

以前,除了逗點之外,句點大概是世界上最無趣的標點符號,只用來放在句子結尾。現在,同樣的句點居然比其他標點符號走在更尖端,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意義:冷漠、暴怒,其實和憤怒的表情並沒有兩樣。

句點和其他標點符號不同,在整個數位溝通的世界中體現出一種被過度放大,而且往往並非故意形成的意義。想像某人傳簡訊給你:「今晚你能幫我遛狗嗎?」你回覆:「好」,聽起來有些猶豫。不過如果這樣回答:「好!」你傳達了興奮甚至渴望之情(你愛那隻狗!)。最後一種是:「好。」它的意思大概是:「我可以幫你照顧狗,可是這樣我就必須取消我的晚餐計畫,你這樣開口請人幫忙還真討厭。不過我還是會幫你,因為我是你朋友,但是我會一直很不爽你,噢,還有,你欠我一次。」

2016年時,心理學者丹妮爾.古恩拉吉(Danielle Gunraj)進行一項研究,她給一群受試者看一句用句點結尾的簡訊,然後又給同一群人看手寫字條,一樣是以句點結尾,最後比較他們前後的觀感。古恩拉吉發現,句點結尾的簡訊訊息比較容易被視為不真誠,至於手寫字條上的句點,則不影響受試者判斷其真誠與否。

同樣的發現並沒有延伸到電子郵件。電子郵件裡的句點和我們在真實世界的用法相同,並不會令人覺得寄件者在生氣或顯得不真誠。

我的朋友艾莉雅.芬格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的前執行長,她的個性是出了名的活潑和友善,寫信給部屬時常常使用表情符號、驚嘆號,甚至偶爾也會用GIF動圖。最近艾莉雅透過團隊溝通軟體Slack急匆匆回覆一則訊息,倉促間她只打了個「OK。」應該沒問題,對吧?當天稍晚,她的助理告訴她,同事們覺得艾莉雅的「OK。」涼透了他們的心,收到信的人都以為艾莉雅在生他們的氣。因為相信自己了解艾莉雅的數位形象,所以這麼突兀的回覆,就足以震驚到大家。你該謹記這個重點:朋友或同事的簡訊若用句號結尾,通常會被視為有攻擊性,值得提高警覺。

「你在辦公室嗎?」VS.「你在辦公室嗎???」

人人都曉得,在非數位書寫中,問號代表疑問、興趣,甚至是挫折,相當於真實肢體語言的歪頭、瞇眼。

傳統上,問號總會帶來某種緊張狀態,譬如費南多(Fernando)在辦公桌前吃午餐,主管從旁邊走過來,問他:「你最近在忙什麼?」費南多聽到後的第一個念頭是:「主管是真的對我的生活有興趣嗎?還是在暗示:『你好像沒在做什麼事喔?』」或許主管的意思是:「你現在不應該做這個。」甚至是:「我有事情要交代你去做。」這樣一個大活人站在你辦公桌旁邊發問,自然是有表情、語氣、肢體語言可供參考,但如果對方透過電子郵件或數位聊天提問,那這些參考線索全都付之闕如,想要了解一個問號背後的潛臺詞,恐怕非常困難。

萬一問號不只一個,而是3個呢???5個怎麼樣?????多個問號一起上場,傳達緊急、不耐煩,也可能是驚慌失措。舉個例子,如果朋友傳簡訊給你:「你在辦公室嗎?」你大概不會多想,很可能她只是人在附近,想過來和你打聲招呼吧。可是如果簡訊寫的是:「你在辦公室嗎???」你恐怕會焦慮到胃痙攣。一般而言,訊息裡的問號越多,問題背後的情緒就越緊張。

不同數量的問號含意。
不同數量的問號含意。 (來源:《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大是文化出版)

書籍簡介

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當「字面意思」變成「我不是那個意思」……你必須讀懂螢幕圖文、數位語言背後的真實意思。
Digital Body Language

作者: 艾芮卡.達旺

原文作者: Erica Dhawan

譯者: 李宛蓉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29

作者簡介

艾芮卡.達旺(Erica Dhawan)

  艾芮卡的文章散見於數十種刊物,包括《哈佛企管評論》、《富比士》和《快公司》(Fast Company)。她擁有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公共管理碩士學位、麻省理工大學史隆商學院的企管碩士學位,及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學士學位。

  她是全球知名的領導專家和主題演講者,幫助組織與領導者攜手合作,達成更快、更深入的創新。曾在世界各地的組織與企業演講,包括世界經濟論壇、財富500大企業,以及各種協會、體育團隊、政府機構。

  艾芮卡還是Cotential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該公司協助全球的領導人和團隊,學會善用21世紀的合作技能與行為,達到開創性績效。「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提名其入榜,讚譽她是管理思想界的歐普拉(Oprah);「全球大師」(Global Gurus)組織選出世界前30大管理專業人士,她也榜上有名。

  她共同撰寫過暢銷書《連接時代》(Get Big Things Done),於出版當年(2015年)被美國企業閱讀書目(What Corporate America Is Reading)推選為第一名讀物;目前主持的播客節目《領導大師》(Masters of Leadership)也曾獲頒獎項。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現專事翻譯。譯有《破梯效應》、《麥肯錫教我在哪工作就在哪成長》、《修復身體的超級食物》、《面子領導學》(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鍾守沂

傳訊息 生氣 什麼意思 問號 標點符號 句號 驚嘆號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