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聽完抱怨就給建議,為何對方會生氣? 我們每天都會在工作場所或私下與人交談,交涉某些事情。這時,你會不會偶爾覺得,對方說的話好像有些違背常識、實在很難接受他的說法? 甚至,有時候還可能會覺得「真是浪費時間」,或者是「到底要怎麼說,他才聽得懂?」真是讓人氣得牙癢癢的、坐立難安。無論如何,我想不會有人想要一直聽這種話吧。對於這種心情,我是心有戚戚焉。 這時,大家通常會怎麼做?你會不會反駁「可是,社會上一般都是認為◯◯啊」,然後等待對方接受、採納?如果對方能因此理解,自然是最好。但對方應該沒這麼容易放棄己見、贊同你的說法。 這是因為對方覺得,你根本沒有聽進他說的話,不了解他的想法、情緒和心情。所以為了得到你的共鳴,對方通常會不斷的重複相同的話。但這麼一來,既不能縮短協商時間,也無法讓你理解。 反之,他心中還會累積不滿的情緒:「你根本不懂我想說什麼!」反而讓問題越來越嚴重。而且,這時你也會倍感壓力。 我身為一名律師,平日為了處理客戶的糾紛案件,會做各式各樣的談判交涉。這些糾紛案件常常是離婚、繼承、金錢糾紛等,當事人的情緒往往很激動。因此,有些委託人會對糾紛主因的事實關係,或對另一方提出的條件或主張感情用事,希望把所有想得到的請求和不滿全丟給另一方,才會覺得痛快。 此時,對於提出超乎常理的要求或主張的委託人,即使我勸告:「這已經脫離常識了,不可能。」或是說:「根據過去的判例或現今的裁判實務來看,很難做得到。」委託人依舊無法接受我的說法。 那麼,這時該怎麼做才好?我只能在向委託人說教之前,先努力傾聽他所說的話,這是唯一的方法。 傾聽時,不要依據常識做價值判斷,也不要批判對方。更不能被對方的表面說詞迷惑,而是要挖掘這些話語背後隱藏的、對方真正的感受。 而且偶爾也要回應對方,例如可以反問:「關於這個部分,你可以再說得詳細一些嗎?」這麼一來,對方就會覺得:「他的確在聽我說話,會接受我的意見。他對我感興趣。」也會更願意說出真心話,這種狀況很常見。 你認為這麼一來,事情會如何發展? 對方因為覺得你誠懇的聽他說話,自然也會理解你所說的。在交涉的場合,這樣一來雙方就可以平和、順利的對話,找出彼此都接受的解決方案,最終得出結論。 像這樣,把常識放一邊,先傾聽對方說話,也是能縮短時間、順利推進對話和協商的方法。 Point:無論對方說的話多麼違背常識,都先耐心傾聽。 別忙著糾正 你是否曾在職場或私人場合,遇到以下這種人? 當有人找他訴苦,或者是告訴他日常發生的事時,明明也沒要求他,他卻會指正說話者的錯誤、誤解,再自顧自的說著他自以為是的答案,提出一大堆建議。 我二十多歲時,曾經在東京都內的咖啡酒吧(Cafe and Bar)打工,這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經驗。在那裡,我看過各式各樣的人。 在咖啡酒吧中,熟客和他們帶來的朋友們常會坐在吧臺,一邊小酌、一邊聊天。這些熟客大都會在下班後喝一杯再回家,彼此幾乎每天都會見面。他們會聊聊當天發生的事,有時電視新聞也成了熱烈討論的話題。 其中,有些人聽到別人說完話後,就會立刻反駁:「不,這樣太奇怪了吧。應該是△△才對啦。」或是提出一些建議或回饋,好像在說教一樣:「你就是因為◯◯,才會失敗啦。不是這樣,你非得□□才行啦。」而且他幾乎每天都是如此。果然不出我所料,其他顧客看到他,都避之唯恐不及。 我總以為,這樣的人是自以為為了對方好,所以才會不斷指正,提出建議。不過,他們其實也不是為了對方好,而是想陶醉在幫助他人的滿足感中,有時甚至還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麼說可能不太好,不過對當事者來說,他們的好意反而常常給人添麻煩。 說話者其實是希望別人聆聽、肯定他,結果傾聽者完全無視這一點,只是一味的建議或指正。這樣一來,當事人一定會覺得,聽的人完全不想了解自己。 有些人可能會想,只要在指正或建議後,再認可對方,不就好了?其實沒有這麼簡單。一旦當事者認為對方不接受自己,就得花一些時間才能抹去這種想法。就算你提出建議或指正後,說了一些肯定的話,他也聽不進去了。 所以,最關鍵的是一開頭。希望他人認可、肯定自己,是人人都有的需求和本能。我們都希望別人聽自己說話,認可自己,這樣我們就會很高興,內心也很滿足。 交涉時其實也一樣。糾正對方說的話,或是急著提出建議,都會得到反效果。想將自己的原則,或是知識、經驗、正義感,強加在交涉對象身上,這種說話方式很可能招致反感。對方表面上可能不會顯露不快,也不會用肢體語言表達,但一定是希望被肯定,受尊重。 Point:一開始要先肯定對方,誰都不喜歡被指責。 *本文摘選自大是文化《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 {DS_BOX_39209}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3.13
職場 下意識想討好人、一被質疑就生氣⋯?心理師:探索陰影是改變第一步 ▌作者簡介:羅伯特.奧古斯都.馬斯特斯,整合心理治療師、關係專家和靈性導師,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從業40年,致力於結合心理、身體與靈性的工作,特別強調身體的覺知、情緒素養以及人際關係的成熟發展。 潔絲有個習慣,每當有人質疑她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她經常會過度防衛。昨天,父親只是提到她兒子的學業狀況,她又反應過度了。如果換成丈夫,她的反應會更劇烈,所以丈夫已經學會和她相處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攻擊和拒絕,但是丈夫這種態度反而讓她火冒三丈。 喬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常被妻子和老闆欺壓,無論多努力討好,始終覺得自己渺小又卑微。妻子希望他坦率表達情感;他試過了,但是妻子永遠覺得不夠,明顯對他不滿,他真希望一切能有所改變。 艾倫面對悲傷,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的,無論悲傷背後的原因,他總是反應遲鈍,極不自在。母親快要過世了,他陪伴母親走過人生的最後時光,但卻盡量避免動情,已經很久沒哭過了。 凱薩琳總是情不自禁愛上冷漠的男人,她的心裡很清楚,但似乎無法抗拒。現在的伴侶對情感麻木,她想找對方一起做伴侶諮商,但是對方不肯去。其實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交往的並不是那個人,而是她對那個人的期望。 潔絲、喬、艾倫和凱薩琳4個人,有什麼共同之處?他們都被自己的陰影驅使著。 我們的陰影猶如內心的儲藏室,存放著自己否認或拒絕接受的東西,或是以其他方式隱藏的東西,例如憤怒、羞恥、同理心、悲痛、脆弱及尚未化解的創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影,聚集這一輩子學會隱藏的特質。我們為了生存,學會否認或埋藏深層的痛苦和核心創傷。許多人拚命把這些事情藏起來,以為這麼做就安全了,可以獲得愛和接納,但是往往有一天會突然爆發出來,令人措手不及或不安,或者在生活中形成暗流,不知不覺的掌控我們的行為。 當陰影變成主導者,往往會破壞我們與他人或自己的關係,不管人生看起來多麼美好,內心仍充滿痛苦和不幸。 每個人都有陰影,但不是每個人都認得自己的陰影。我們對陰影認識的深淺,決定它對我們的影響、控制和掌控。但是只要我們轉向自己的陰影,探索並處理陰影內部的東西,反而會開始擺脫暗流,不再被控制、驅使和束縛。 除非我們停止逃避,真正面對內心的陰影,否則它會繼續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一開始,你只需要懷抱好奇心和意願,看看以前避而不見的自己。但不要擔心,深入自己的黑暗,探索那些沒去過的領域,是一種勇敢的行為,也是在坦誠面對自己的弱點。 爬梳自己的陰暗面,改變人生 當潔絲探索自己為什麼會過度防衛時,她發現了羞恥感,尤其是在小時候,父母常責怪她的能力不足,讓她覺得羞愧。那時候,她想要逃避羞恥感,不經意的把它轉化成攻擊反應。想要打破這種舊模式,她不僅要面對羞恥感,還要找出源頭。 小時候,父親對喬特別嚴厲;每當他頂嘴或是用其他方式自我辯護時,就有可能惹禍上身,於是他學會隱藏力量,這樣會比較安全。直到現在,他依然否認自己的力量,把它「安全的」藏在陰影中。他探索陰影的過程,就是要重新找回他的力量,練習用安全的方式展現出來。 當艾倫覺察自己的陰影時,發現了大量的悲傷和哀痛,童年生長的家庭充滿一堆壓抑或凍結的情感,任何悲傷的表現似乎都不得體。隨著他深入探索陰影,淚水逐漸湧現,包括過去和現在的。他學習接納這種情感流露,並連結內心的小男孩,這個內在小孩至今仍壓抑悲傷,深怕會失去父母的愛。 凱薩琳探索陰影之後,終於明白她為什麼總會愛上冷漠的男人,因為她在童年時期一直渴望連結情感麻木的父親。她必須深入黑暗,將內心的小女孩帶出來,重新與她產生連結,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只是和她融為一體(導致她反覆愛上同一類型的男人,重演童年創傷)。 我們起初看到陰影裡的東西,可能會覺得沮喪,裡面有一些令人不適和不光彩的東西,不會因為被我們發現就永遠消失。我們面對陰影,有2條路可走:一是逃避黑暗混亂的陰影;二是直接面對,開始清理,一點一滴的把陰影帶出黑暗。 探索我們的陰影,最初可能只停留在頭腦,但是只要越來越深入,逐漸觸及內心不那麼舒服的角落,遲早會發生質變,不再只是理智的思考,也不是簡單的自我成長練習,這會通往更深刻的體驗和探索,撼動存在的根基。聽起來有點可怕,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但它的回報也很大! 把我們的陰影帶出黑暗,有什麼好處呢? 跳脫制約(conditioning,根深柢固的慣行模式),獲得更多的自由。探索陰影並不會消除制約,但是會改變我們和陰影的關係,直到有一天,陰影不再掌控我們為止。 更能建立親密健康的關係:越了解自己的陰影,陰影越不會破壞你的關係。 一種更豐富、更踏實的完整自我:探索陰影的過程,可以轉化內在的矛盾,讓我們的生理、精神、情感、心理及靈性層面,達到最完美的和諧狀態。 學會從困境中成長:主要是因為舊創傷對你的影響大幅減弱,即使面對痛苦,也不再覺得有問題,而是會了解痛苦的來源,懂得如何應對。 更有活力:將陰影藏起來,壓抑它,會消耗一堆能量;相反的,當你開始探索和處理陰影,其實會比逃避或壓抑它更省力。 更強的行動力:你未來的行動,無論有多強烈,都不再源自隱藏的陰影,而是帶著同理心,直接面對自己和別人的陰影。 *本文摘選自商周出版《你現在的辛苦,來自還沒告別陰影的自己》 {DS_BOX_38868}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1.04
焦點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釀死傷⋯停工期間員工薪水怎麼算?勞動部給答案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今天(13日)發生氣爆,勞動部表示,已派勞檢員瞭解,若確定停工,新光三越自行聘僱的勞工停工期間工資要照給...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