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哈佛百年校友追蹤研究:40後想活得快樂,別再只用待遇、能力挑工作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哈佛百年校友追蹤研究:40後想活得快樂,別再只用待遇、能力挑工作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哈佛百年校友追蹤研究:40後想活得快樂,別再只用待遇、能力挑工作

哈佛百年校友追蹤研究:40後想活得快樂,別再只用待遇、能力挑工作
職涯規劃時,我們常會在薪資、能力、興趣3個要素中做選擇。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鍾子偉
摘要

1.在尋找第一份、第二份工作時,我們經常會在薪資、能力、興趣3個要素中做選擇。其中,以能力選工作是最穩妥的方式。

2.在職場歷練10年至20年後,許多資深工作者會意識到,「擅長的事」逐漸與「不再喜歡的事」重疊。

3.對資深工作者而言,職涯規劃應優先考慮兩個問題:我喜歡目前工作的哪些事情?我現在擅長哪些事?

每當有朋友即將畢業或開始面試第一份工作時,我總會分享當年在商學院時,學校展示的一組數據。

我們即將畢業時,學校向我們展示他們追蹤了1百年的校友統計數據:畢業生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是什麼?受哪些關鍵決定因素影響?他們的職業和生活是否因此更加幸福?

該統計發現,尋找第一份工作時,我們經常需要在3個基本要素中做選擇:薪資待遇、能力強項、興趣熱情。我們該如何在3者之間做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薪資、能力、興趣,職涯規劃怎麼選?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表明,這個常見問題其實有一個科學答案:答案顯示,畢業生最好選擇在技能方面非常擅長的職業或工作機會,而不是優先考慮金錢或個人熱情。其論點是,如果我們真的很擅長,就會對特定技能累積信心,慢慢地,我們的表現會比同年齡層更好,這將導致薪水提高,增加興趣和熱情。

對某個產業或工作有熱情,不一定意味著我們很擅長。如果從長遠來看,我們無法表現得比競爭對手更好,那熱情很可能無法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職涯道路。學校舉了一個開玩笑的例子:我們可能熱愛籃球、對籃球有著極大熱情,但除非我們的籃球技術頂尖,否則我們不應該認真考慮在NBA打球維生。

如果我們把錢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興趣或特殊技能,那麼長遠來看,就算一開始起薪更高,我們的表現也不會比其他真正具有競爭優勢的人好。

資深工作者,多考量2個問題

但對於那些已經工作了10至15年的人呢?這份研究結果是否仍然適用?該研究的第二部分分析了校友的回應及其畢業後10至20年的結果。有趣的是,這部分的建議與初出社會的畢業生完全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考慮前面3個因素,我們越老,就越要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1.我喜歡自己工作中的哪些事情?我希望有哪些部分能存在於未來職涯?
2.我現在擅長哪些技能?

這兩個問題,表面上與年輕時考量的3個要素很相似,但深度上卻存在重要差異,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比當年年長了10歲,應該更加了解自己。而理想的職涯決定,應該是在以上兩個問題中取得平衡。

年紀變大、經驗變多的有趣之處在於,很多人會逐漸意識到,自己擅長的事常會與不再喜歡的事重疊。如果我們未來的職業重點都在這部分,那我們只會越來越不快樂,會失去熱情。

試想,在過去10年的職涯歷程中,我們可能會經歷非常負面的事件,在壓力極大的幾年時間後,我們累了,筋疲力竭。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即使確信自己很擅長,但我們卻不想再做一樣的事了。如果現在不做出改變,可能為時已晚,我將永遠被困在這裡。

這是資深工作者跟年輕畢業生最大的不同。年輕時,我們沒有足夠的經驗來了解自己,也渴望嘗試一切來找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而在經過多年的正面/負面經歷後,我們會更加清楚自己擅長什麼事、不再想做什麼事。如果我們選擇將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黃金歲月集中在自己不再喜歡做的事情上,那將導致巨大的人生遺憾。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對自己誠實和勇敢,才能拒絕類似的相關職缺,即使有人向我們提供極具吸引力的職位、頭銜或薪水,長遠來看,我們早已知道自己會不快樂。

我們是人,會有所改變。在我們25歲時,尋找最理想工作的簡單答案,在我們35歲或40歲時,將不再適用。優先事項發生變化,思維方式發生變化。作為人,我們會變。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同個行業工作幾年後,想要轉換到完全不同的產業。即使他們知道如果留下來,他們也可以表現得很好,生活得很舒適。

在我們生活和事業的中場,我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都可能與以前大不相同,剖析這兩個問題很重要,這樣我們就不會在職涯下半場搞錯追逐的重點。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哈佛 挑工作 畢業生 標準 職涯規劃 能力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