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人資專家的職涯回顧》「別等別人教、凡事靠自己」其實是個錯誤觀念

1.有一句很流行的雞湯:學生時代有老師,到職場上就要靠自己,別指望有人教你。這其實是錯誤的。
2.職場上同樣應該有老師。沒有老師,我們也許也能摸索出成功的路,但那必然更加艱辛。一個好老師,實際上幫助新人迅速融入成長,對公司的發展也很有價值。
3.我曾在職涯路上遇過兩個好老師,他們對我影響至深,直到今天,我仍然非常感謝。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瞎说职场(HRInsight)
今天想聊一下職場上的老師。年近不惑的我,現在也會常被一些朋友稱為老師。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生中會有很多老師,有些是線下3D的,也有些像我,可能是一兩篇文章給了你一些啟發。我說說我自己遇到的幾位職場老師吧!
George老王
我的第一位職場老師是George老王。我加入Randstad的時候是總經理助理,主要負責荷蘭CEO的行程安排和會議翻譯。
金融危機來了,荷蘭CEO回國了,我的上司變成了老王。老王是一個天然的職業經理人,從IBM到萬寶華(Manpower),再到Randstad,一路成長為《財星》500強企業的中國區負責人。2008年,財星500強的中國區負責人,應該不足500個。但他為人特別低調謙和,他有專車,但也照樣和我一起擠地鐵參加活動。他是我老闆,但是從來沒有老闆架子。
當時的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毫無想法,我只知道George的英文特別好,根本不需要我去做翻譯的工作。所以我得轉型。轉哪裡呢?我想了半天,轉行政吧,目前公司還沒有行政團隊。感覺未來有機會做個行政經理。幸虧被George按住了。否則職業發展就進死胡同了。
我當時並不了解:找機會,不是看哪個機會是空出來的,而是要看哪個機會是值得我們爭取的。George給我的方向是接觸業務,做市場行銷。我當時很驚訝,我其實很想去市場部,市場部有我的幾位好友。但是,我覺得我不是讀市場行銷出身,沒有行銷背景,我是沒有機會去的。
老王說:「你可以的,你現在做的很多事情都和行銷有關,沒問題。」他不介意我沒有市場行銷背景,依然把我推向市場部,也讓我學習到了先進的市場行銷知識。
感謝老王替我做出的職業規劃,讓我有機會接觸到當時最厲害的一線獵頭顧問,了解招聘背後的故事,了解各種跳槽的案例。也是這段經歷,為我往後成為職場領域的自媒體奠定了基礎,我看過的職場跳槽案例實在是太多了。
如今,老王急流勇退,離開了外企,在知天命的歲數,又開始了創業生涯。祝他一切順利。我很幸運,有這樣一個好的導師。
Catherine
2012年,我從Randstad跳槽到美世(Mercer),老王給我送上了祝福。之後,我們大多數見面都是在人力資源峰會的頒獎典禮上了。加入美世後不久,我們的業務線迎來了一位新的中國區CEO,Catherine。實話實說,當時的顧問公司已經不再是早先的江湖地位。
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多數人開始接觸顧問公司賴以成名的方法論。顧問公司賺錢已經不容易了。養我這樣的不做業務的行銷人,對於顧問公司來說,還是挺大的負擔。有同事其實是希望我轉銷售的。但是Catherine不同意,讓我繼續做喜歡做的事情。
我的興趣自然還是網路行銷。當時我開始營運美世福利業務的微信公眾號,當時公眾號還是新鮮事物,我很快利用美世的報告內容,把粉絲數拉了上去,這個公眾號在當時的人資圈還算是小有名氣。作為業務的大老闆,她很少給我下工作指令,反而是鼓勵我在內容領域多做創新。
老實說,之後的創新有些是成功的,比如大咖的直播秀;有些是失敗的,比如當時想做微信企業號,完全沒做起來。但是Catherine給了我足夠的耐心,我始終能從工作中騰出10%的時間來思考怎麼做創新。為了配合我,她甚至和我一起加班合作直播項目。對於Catherine,我也是非常感激的。對於一個30好幾、有點想法的職場人來說,能有一個支持你想法,支持你做事的老闆,肯定是幸運的。
在美世的文化中有一點,讓我記憶猶新:Empowerment,授權。讓下屬發揮主觀能動性,讓人才做得有激情有動力。我有不少同行遇到的情況則是:面試時老闆慷慨激昂,想法多多;進公司後,這也沒預算,那也不支持,還希望你能做出立竿見影的效果來……還是回到之前那一期的話題《4種面試地雷》,在面試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多考察自己未來的上司。他不可能無條件支持新入職的你,他又不是你的粉絲,但是他和你的思維方式是不是一致,和你的價值觀、理想是不是一拍即合?這些都非常重要。
很感謝George和Catherine,我自己如今也會努力去幫助一些新人融入公司,融入職場。在我看來,我所做的不過是傳承他們的精神,幫助更多的新人。
我聽過一句很流行的雞湯:學生時代有老師,到職場上就要靠自己,別指望有人教你。有人說過類似的話: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來指導你。我想給這種主管或前輩送個大大的白眼。職場上同樣應該有老師。沒有老師,我們也許也能摸索出成功的路,但那必然更加艱辛。一個好老師,實際上幫助新人迅速融入成長,對公司的發展也很有價值。
我也能理解一些聲音: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教會了新人,我要是被淘汰怎麼辦?但是這種人的格局不夠大。如果這個企業是以淘汰新人的優秀導師著稱的,那就不要留下來。願意幫助新人、培養新人、給新人指點方向,是寶貴的品質。企業應當珍惜這種人才。
對職場新人來說,進入職場後,要以謙虛的態度抓緊時間找自己的導師,在你們身邊一定有可靠的老師,願意幫助你們。當然,如果老師給了你幫助和提點,記在心裡。未來有機會,記得感恩。
作者介紹
Sean擁有10多年的人力資源行業經驗,先後供職於全球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Randstad和諮詢公司Mercer。工作之餘,Sean的身份還包括第一財經/南都周刊/領英專欄作家、知乎人力資源優秀回答者。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職場上沒有老師,一切都要靠自己?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