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AD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早上找不到鉛筆盒,全家人仰馬翻...4招養成孩子收納好習慣,拯救你的理智線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早上找不到鉛筆盒,全家人仰馬翻...4招養成孩子收納好習慣,拯救你的理智線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早上找不到鉛筆盒,全家人仰馬翻...4招養成孩子收納好習慣,拯救你的理智線

早上找不到鉛筆盒,全家人仰馬翻...4招養成孩子收納好習慣,拯救你的理智線
撰文者:中村佳子
精選書摘 2020/03/19
摘要

1.要從一開始,讓孩子建立「有心要整理」的心情,為孩子把「可以自己來」的條件和環境都準備妥當,就能讓孩子認為「我下次還要試試看!」,久而久之,收納整理就會習慣成自然了。

2.孩子透過每天實踐收拾整理,可以確實學會並掌握思考的能力:思考自己真正想要過的生活型態,以便培養自己擁有挑選喜歡事物的一種抉擇能力。

早上,孩子忽然大聲嚷著「忘了帶○×!」

兒子正要出門上學的前一刻, 忽然一陣騷動,大聲嚷著:「沒有帶鉛筆盒!」

每個人早上都是分分秒秒地和時間奮戰,我自己也一樣。「你就是昨天沒有準備好『今天需要的東西』,才會這樣嘛!」我一嘮嘮叨叨,兒子就會回嘴:「昨天我明明有把鉛筆盒放進書包了呀!」雖然他自己繼續找著鉛筆盒,可是呢,因為玩具也沒收拾,散得亂七八糟的,所以實在不容易找到。

上學的時間一分一秒逼近,實在沒辦法,我只好趕緊陪孩子一起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這是否也是你家每天上演的戲碼?如此頻繁地幫忙找東西,已變成媽媽「正規家事範圍以外的日常雜務」了。我發覺孩子們,尤其是男生,只會成天投入在他感興趣的東西,其餘的事一概不管,常常沒辦法乖乖準備好東西。

若無其事輕鬆出門的兒子,與尋物大戰後精疲力竭的老媽

「找到了!」當我把鉛筆盒拉出來時,兒子就笑著說:「啊!對耶,我也覺得昨天我把它放在那裡的呀」……(怒)。不只如此,還有「哈!果然已經放在書包裡啦!(笑)」的自言自語,這些狀況都破壞力十足,一大早就搞得人仰馬翻。

才一下子我已累壞了,可是寶貝兒子跟我的情況完全成對比,他臉上一副「東西找到了,真是鬆了一口氣」的表情,若無其事地說著「我出門囉!」然後開開心心上學去了。當然啦,男孩子快速轉換情緒是特別容易的事,所以,剛才我對兒子生氣的事情,他壓根兒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接著,我瞄了一眼時鐘,「我該出門的時間」到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急急忙忙準備,好不容易趕上時間──可是,一如既往,為了確認預定的行程事項而拿出來擺在餐桌上的行事曆,被我放在家裡,忘記帶出門了……

結果,真正忘了帶東西的人,是我。

首先,規劃出讓孩子可以自己收拾整理的機制

以生活規劃師的身分從事活動時,我也常聽到顧客談論關於收拾整理的問題,這些都是以前我家「經常發生的事情」……從大兒子唸小學開始,我就投入「收納整理專業達人」這個領域,但當時的確面臨了上述的狀況。

或許整整齊齊的空間、乾乾淨淨的狀態已經很接近理想了。可是,每次到最後,如果不是我自己進行最後的整理,就達不到理想的狀態。照理說,孩子們慢慢地成長,「可以自己來」的事情,也應該會一點一點慢慢增加才對。但感覺還真是差強人意,不符合期待……以至於常常發出「怎麼會這樣?」的驚訝反應。

首先,我把問題聚焦在規劃出「讓孩子可以自己來」的機制上。仔細觀察孩子的習慣,接著,包括孩子使用物品後的收納空間、收納方式,以及使用的用具容器等等,我都為他們一一篩選過。只要從一開始,讓他們建立「有心要整理」的心情,為孩子把「可以自己來」的條件和環境都準備妥當,就能讓孩子認為「可以自己來」、「我下次還要試試看!」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成自然了。

光是這樣的改變,孩子找東西的次數就立刻銳減,日常生活也變得輕鬆許多。二兒子跟老大相差4歲,自他有記憶以來,由於家中早已規劃好孩子可以自己收拾整理的機制,所以他對於「可以自己來!」有十分強烈的感覺,到目前為止也做得很好,甚至覺得自己在收拾整理方面很在行,比老大做得還好。

讓孩子可以自己收拾整理的檢查項目

☐每次到最後,如果不是媽媽整理,就收拾不了殘局。
☐經常被孩子要求「把這個打開」、「把那個拿來」。
☐你曾在孩子睡著後,更動孩子放置東西的位置。
☐到現在為止,沒有由小孩自己決定再也不要了的玩具。
☐在開始收拾整理之前,已經堆了一堆垃圾在那裡了。

只要有一項符合,就必須重新檢討。

不只是物品,時間、資訊的收納整理也很重要!

不過呢,即使規劃好收納整理的機制,我和孩子竟然仍是老樣子,還是拖拖拉拉。當我們一手忙腳亂,家裡馬上又變得亂七八糟,形成「東西不見了!→沒有時間了!→來不及了!」的惡性循環。其實,最前面的鉛筆盒問題,關鍵不只是「沒有把收拾整理的機制規劃好」這個原因而已。

癥結所在,也許是「孩子並沒有注意到,在忙亂的早上要準備『今天的用品』,時間一定不夠用。」那麼,你應該清楚地告訴他:「早上可沒有讓你悠哉悠哉準備『今天用品』的時間唷!」而不是對他嚷嚷:「趕快去弄!」這種無濟於事的話。你可以透過當下告訴他「時間的整理術」的這個契機,讓孩子當下理解前因後果。

如果是「孩子無法掌握今天的預定行程和隨身物品的清單」這類情況,那麼,情況可以轉換成「這是讓孩子學習掌握『資訊的整理術』的時刻」。

「哎呀,他最近整天玩著遊戲機,而且熱衷於YouTube,看影片的時間變長了呢。」那麼。就必須從「首先要了解,一天當中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有幾小時(時間、資訊的整理術)」開始著手才行。

除此之外,「那個遊戲機,是你真的很想要的東西嗎?(金錢管理術)」的問題,和早上拖拖拉拉的原因──這兩件事情在看起來沒什麼關聯之處,卻很可能追溯到問題的根本癥結。所以,原本以為只不過是「沒有帶鉛筆盒(問題)→鉛筆盒一使用後就放進書包裡(解決方案)」的狀況,卻由此就能看出圍繞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其實彼此環環相扣。

問題:早上,找不到鉛筆盒,拖拖拉拉。

解決1:使用後,隨時放進書包。(東西的整理)

解決2:讓孩子察覺「早上沒有時間」,前一天晚上應該把該帶的東西都準備好。(時間的整理)

解決3:讓孩子自己在使用三角尺的時候察覺,要事先把文具收進鉛筆盒放好。(資訊的整理)

解決4:讓孩子察覺到如果把文具用品搞丟了,必須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所以要小心,別弄丟東西。(金錢的整理)

用對方法、按下行動開關──讓男孩願意自動整理,是有訣竅的

我們家就是在千頭萬緒的問題中,將這些錯綜複雜的線頭一條條釐清、解開,才從拖拖拉拉的劇場畢業,並且一步一步往「想要的生活型態」邁進。的確,我們現在所處的,就是「光是整理東西,根本就整理不完」(嚴格來說,是根本維持不了)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從根本的地方開始,好好整頓生活方式及人生的這種整理術,就是「生活規劃」。

對應男孩子的習性,如果他無法說服自己認同的話,是很難被叫得動的。因此,好好地讓他認同、接納就很重要了。相反地,如果在傳達溝通的技巧上用點心思,有效地讓他理解,一旦他理解並且能夠認同,就會自動自發、付出行動了。

只要花心思在「生活規劃」的思考模式,用心設計出實踐的機制,並且多注意說話的方法和傳達的技巧──透過將這些一點一點注入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確實地應用在生活上,孩子就能夠學會收納整理物品和時間、資訊(網絡)及金錢的管理術,習得整頓生活的技巧了。充分掌握這些能力的小孩,也有能力思考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型態」,並且懂得形塑想要的生活。

我希望讓大家明白,孩子透過每天實踐「收拾整理」,可以確實學會並掌握「思考的能力」。

讓男孩願意自動整理東西的訣竅範例

拜託他做的事,讓他二選一:
以「○○跟△△,你要做哪一件?」取代「去做○○!」

激發出孩子的競爭心:
要對他說:「預備—開始!」而非命令他:「趕快去做!」

藉由他的偶像來傳達訊息:
透過他喜歡的運動選手或偶像明星(的照片)來告訴他:「不要忘記帶制服唷!」取代媽媽說:「別忘了帶你的制服啊!」

讓他自己「選擇」:
以「哪個是很重要的東西?」取代「哪個是要丟掉的東西?」

「收納整理東西」會影響男孩子的未來?

我從事這個工作,並非只是要傳達──為了讓房間變得乾乾淨淨,要以「挑選重要的東西」的原則來收納整理──的理念,而是因為,我認為,就如同在「生活規劃」這句話裡,有生活=Life這個詞彙,也包含了「人生」的意涵,這種以挑選最重要的部分當作原則的收納整理術,能夠改變孩子的未來。

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有「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這句話。「這本書要不要買下來?」、「要怎麼開一家書店?」、「我要穿什麼衣服呢?」我們每天就在不斷累積各種微小的選擇中過生活,因為那些種種的選擇,而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在這樣的不斷選擇中長大成人後,我們往往會傾向於「因為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可以,就只好這麼辦囉!」,以消去法的方式來選擇。這是不是很像從「捨棄東西」開始的收納整理術呢?

因此,我認為,從孩子童年時期開始,就應該透過每天反覆要做的收納整理,實際教導孩子以「挑選重要的東西」為原則, 而不是以「捨棄」的方式來為人處事。那麼,隨著孩子的成長,諸如「社團活動,我要參加哪一種才好?」、「要報考哪一所學校?」乃至「將來,我要從事哪一種工作?」等情況,當面臨必須自己選擇的時候,他就會主動地整理自己的腦袋:「因為我想要這麼做,所以就這麼做吧!」希望孩子能夠學會抉擇,所以我不斷傳達推廣這樣的理念。

收納整理這件事,並非單純只是把東西收拾得乾淨整齊而已,而是促使人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過的生活型態」,以便培養自己擁有挑選喜歡事物的一種抉擇能力=「生存能力」。

書籍簡介

男孩一個人也可以獨力完成的「收納整理術」:2~12歲分齡收納提案,培養孩子時間×資訊×金錢管理能力
男の子がひとりでできる「片づけ」
作者: 中村佳子
譯者: 思謐嘉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0/02/05

作者簡介

中村佳子

專業生活規劃師,一般財團法人日本生活規劃師協會講師。收納整理專家,提供個人家庭和企業團體諮詢,親自到府進行客製生活規劃,並擔任相關講座的講師,在業界非常活躍,所參與的研習講座已舉辦超過300場,參加人數超過6000人以上。中村佳子在日本阿梅波網站官網的部落格,瀏覽數名列前茅,是超人氣網紅部落客。

本身是小學六年級和二年級男孩的媽媽,透過養育兩個兒子的生活經驗,研究出讓男孩願意自動自發收納整理的機制,也提供親子溝通的說話技巧等等。在引導男孩主動付出行動收納整理方面,有獨到的實踐技巧和祕訣,廣受好評。自2011年起,她開始以專業生活規劃師為專職,並在2012年獲得《ESSE》收納&室內居家大賽的首獎,2014年獲得「收納整理大賽2014」審查員特別獎的殊榮。為了讓孩子們能夠親身體驗「時間管理術」,並以實際行動落實在生活中,還開發出「待辦事項磁鐵」。中村佳子也透過學校進行「收納整理術」的推廣活動,擔任兒童教練顧問。目前居住在日本兵庫縣川西市。

讓媽媽和孩子輕鬆收納整理:
amebo.jp/lifeorganizer-yoshiko

中村佳子的官方網站〔Drawer Style〕:
drawer-style.com


責任編輯:洪婉恬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日本 整理 收納 收拾 孩子 教育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相關文章
廣告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