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丁菱娟:謝謝25歲那年,算命師口中的一句「你這輩子沒有貴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丁菱娟:謝謝25歲那年,算命師口中的一句「你這輩子沒有貴人」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丁菱娟:謝謝25歲那年,算命師口中的一句「你這輩子沒有貴人」

丁菱娟:謝謝25歲那年,算命師口中的一句「你這輩子沒有貴人」
撰文者:丁菱娟
丁菱娟專欄 2019/01/03

算命師看著我的手相說:「你這輩子勞碌命」
我心裡想,喔!不要吧。
我:「那我有沒有貴人?」
算命師:「你這輩子沒有貴人,得靠自己。但你是很多人的貴人」
我:「怎麼可能?」
OS:我可不可以不要當別人的貴人,我只想身邊有貴人。

那年我25歲,剛入職場沒多久,被當時的同事硬拉去一起算命。我本來就不信這些,覺得那只是江湖術士賺錢的方法而已。但是聽到了算命的這樣評斷我的命運還是覺得不開心,那時候覺得在職場上若沒有貴人不就很慘,啥事都靠自己,沒有人可以拉一把,多可憐。

但也因為這樣,我從那時候開始就很認命,不再奢望有貴人出現,凡是遇到困難就告訴自己,「堅強一點,認了吧,誰叫你沒貴人」。所以職場一路走來,我養成了遇到事情自己面對的勇氣和習慣,可能是心態的關係,倒也沒覺得特別悲慘。現在的我回想起來,倒是非常感謝當時那個鐵口直斷的算命師,告訴我這個命格「勞碌命和無貴人」,也好斷絕我的一切幻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勞碌命讓我有事可做,讓我不至於無聊,讓我覺得人生忙得很有意義。而認清沒有貴人也讓我放下期望值,不會再去妄想期望他人關愛的眼神,和主管的照顧,讓我更能夠心甘情願,腳踏實地的往前走。這也算是認清事實的一種因禍得福吧!

有時候人在當下,會因為某件事對我不好而怨天尤人,可是後來回首一看,才發現這是福氣所在,也是我們得以變得更好的一種養分。人生有時候是短空長多,有時候是短多長空,當下感覺可能不夠準確,需要時間拉長來看才會明白,所以也不用太過悲觀或太過高興,有時以為好的事情卻引來了危機,讓自己陷入困境,有時以為不好的事件卻在生命過程發酵,成為一項禮物,

當我不再期盼有貴人時,反而產生了一種力量,知道凡事要靠自己之外,還學會不樹敵,沒有貴人已經很慘了,所以更不能再增加的敵人,珍惜別人對我的好,將有緣共事的人視為貴人,心存感激。舉凡與我共事過的員工、同事、客戶以及合作夥伴我都視為生命中的貴人,因為客戶讓我得以有生意做,同事、夥伴幫我完成任務,無論他們對我好或不好,合理或不合理,都是讓我成長,成為今天的我。所以我常覺得我的貴人很多,因為他們才得以變成今天的我。

或許是以這樣的心態出發,旁人覺得我沒有威脅性,自然而然願意與我合作,我終於了解什麼叫做「滿招損,謙受益」,聰明外露反而塑造無形敵人。年輕時將身段放低一點,容易受到長輩的照顧。對我好的,當然是貴人,謹記在心,找機會回報。對我不好的,也是貴人,他們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磨練自己要更強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幾年因為寫書、演講的關係,有很多學生或是粉絲跟我表示,因為某些話觸動了他們的心,所以做了一些改變而有好結果,他們有人稱我為貴人,這樣的機率越來越多,我想起25歲時的那個算命的話,會心一笑,準了。

我不靠貴人,但仍然有很多貴人,貴人由我自己定義,對我造成影響的,都是生命的貴人。所以我的貴人很多,而且持續發生。

年終是最容易檢視自己和反省的時刻,也是最想期待明年會更好的時刻。所以安靜的思考自己今年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明年還想要完成什麼是重要的。我今年年初訂的三項目標全部達成,完成一本新書,開啟新的音頻節目,爬上富士山,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還能有能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充滿感激,感激能走到今天,感激大多遇到善良的人,期許明年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授權轉載自丁菱娟的部落格,刊載於女人迷丁菱娟專欄2018/12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算命師 算命 觸動真心 貴人 脱拉庫 很高興透過airdrop認識你
丁菱娟專欄
丁菱娟專欄
丁菱娟
展開箭頭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她是創業家,也是台灣品牌公關領域的先驅。

目前擔任台灣許多新創家的導師,喜歡和年輕人一起共學成長,鼓勵跨代共融,相互學習。近年又創立了「影響力品牌學院」,希望幫助台灣中小企業運用品牌和公關思維讓品牌被全世界看見。

2013年獲選「亞太區CMO創業類的女性領袖獎」。至今於網路媒體及雜誌都有固定專欄,砥礪職場年輕人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與價值觀,也鼓勵熟年工作者活出自己的價值觀。

歡迎連絡作者:http://www.facebook.com/TingOliv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