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教育趨勢
實行愛的教育,會把孩子寵壞嗎?其實重點是:把小孩當大人一樣看待

前一陣子跟朋友一起帶小孩出去玩,發現女兒豆子她的社會化很差,當遇到不如意的狀況常用吵鬧與哭泣的方法表達。朋友們都很客氣,逗她開心,但我確暗自決定回家後要好好管管,因為她慢慢長大了,我必須先幫她做好準備。
我家實行的是愛的教育,不打不罵,連威脅都不多,我本人接受這樣的教育,所以當用同樣方式教養女兒卻無效時,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為這件事,我去找豆子很尊敬(怕)的幼稚園老師請教,沒想到她很簡單的帶過,就是「把小孩當大人看,信守承諾。」
會這樣建議是因為老師發現我常說話不算話,跟豆子說她不好好吃飯就沒得吃後,還會自己忍不住再塞點東西給她,怕她餓著。老師跟我解釋當小孩父母出爾反爾,她們自然會不把我們所說的話當一回事,那不能怪小孩,是「家長」的問題(她們很客氣沒直說是我)。
我仔細想想,好像自己溝通方法真的有問題,所以馬上改變了跟女兒的說話方式。
當豆子晚上不吃飯,我不再跟她說之後就沒得吃了,而跟她解釋之後只有燕麥與水果。
當她吃飯座車想玩手機,跟她說車上看手機會頭昏,爸媽會陪著她一起不玩。
當外面情緒失控,則跟她解釋不可以亂發脾氣,不然改成跟爸爸回家玩。
這些都是合理,我能忍心履行的約束。
但很神奇的,沒好好吃晚餐的豆子晚上餓了,主動問我她的燕麥與水果在哪裡?車上與吃飯時沒要手機玩,反而提醒我們車上玩手機會頭昏。外面鬧脾氣只要我提醒,就算不開心,一樣會含著眼淚坐好。
她遠比我想像的成熟,比大人還信守承諾。
每一次她說話算話,我會再給她一點小小的獎勵,因為真的太可愛了。
當她不玩手機,我們聽她說學校的故事(雖然很多很無聊,或是有頭沒尾)。
當她生氣確乖乖聽話座好,我們會解釋因為她很棒,所以等下帶她去更好玩的地方。最後反而變成更加正面,更多的親子互動。
愛的教育是每個家長的理想,沒人喜歡處罰小孩。愛小孩更是所有父母的天性,我想我們整個世代都有共識。
但相對的,也要注意小孩子不能因此變成嬌生慣養,沒大沒小,最後愛反而變成溺愛,害了她們。
相信自己的小孩,把她們當大人看待,信守承諾。
John Tao。年輕時住美國,與太太一起自助過六大洲,目前工作兩岸歐美跑,育有二女。興趣是拿相機當日記,將生活點滴記錄下來。
對攝影,旅遊或是寶寶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我這新手攝影爸爸的FB。
商周大調查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愛攝影的新手爸爸,用拍照當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