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永續投資
連蘋果也要取消塑膠包材!永續包裝怎麼鼓勵消費者響應?

- 塑膠包裝會帶來大量碳排,為了減少塑膠包裝,企業的常見做法是減少包裝,或重複使用包裝填充產品;但需要消費者一同參與,成本與規模都是挑戰。
- 有B型企業運用天然可分解的包材,甚至將產品設計成不須額外包裝的形式等,減少消費者參與的障礙,更受到環境工作組織的肯定。
- 想要減少包材對環境的傷害,不只品牌方的努力,供應商、零售商到消費者都環環相扣。
在包裝瓶器中含再生料不失為一種主流減碳方法,但品牌方的最新嘗試是可重複使用(Reuse)和可再填充(Refillable)。
減少包材具有挑戰性
麥肯錫報告指出目前產業著重在減少包裝或再利用填充,一種是需要消費者親自動手參與,如補充盒或包等,另一種則是上門收取服務,如物流公司直接從消費者家中收集使用後的瓶身,或將使用後的瓶器帶到指定商店、或透過郵箱寄送給外包的循環環保公司,重新清洗和填充、上架,然而成本與規模都有相當的障礙。
B型企業如何降低循環包裝的障礙
但那些強調永續環保生態意識的品牌,將持續為消費者提高永續體驗,來增加品牌黏著及忠誠度。
紐西蘭B型企業Emma Lewisham從一創立就是可填充包裝的實踐者,各式產品如乳霜卸妝油等,都有相對應的可填充包裝罐,無須購買全新外盒,且邀請客戶於實體店面遞交或寄回回收瓶器並取得回饋點數,目前正快速擴張。
但使用補充包/盒絕不完美,批評者更呼籲,補充包/盒是否能進入回收系統,會被重複利用很關鍵,若不能,也是垃圾。另,消費者是否能忠誠的回購也很重要,沒有人能打包票,說此品牌的消費者就能規律地使用同一種產品,絕不更換?因此,品牌若採用補充包策略,必須確認包裝材質是否能回收循環,且消費者是否能持續地買單。
B企如何吸引注重永續的消費者
因此,品牌從天然可分解,或可回收的材料製作包裝瓶器。美國B型企業Spinster Sisters 則推出紙包裝的精華液棒、及各式洗髮、洗臉及沐浴的肥皂,自2021年至今節省 318,954 個瓶器,產品皆由使用再生能源的工廠製造,許多產品採用 100% FSC 認證的紙包裝,其中固體精華液棒,適合旅行中的消費者使用。
美國B型企業Plaine Products則以高回收的再生鋁罐為主要包裝,更以訂閱制商模吸引永續消費意識的客戶,消費者將用完鋁瓶寄送給生產者;他們則將其進行清潔、消毒和重新填裝,將再次送回給訂閱的消費者使用,訂閱率高達75%,更獲得美妝網路媒體Byrdie評選為2023年永續獎。
創新做法 受環境工作組織肯定
美國B型企業Blueland 則將所有產品都設計成粉錠(tablet),可讓消費者輕易地與自來水混合就能使用,更獲得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評選為A~B級;不但提供無毒優質的產品為消費者節省金錢和家裡收納空間,也從掩埋場和海洋中挽救超過 10 億個塑料瓶。
而重複使用的瓶罐包裝更是下足了功夫,以達到實用度及可回收程度的平衡,如洗碗精瓶是共聚聚酯 Tritan™、洗手液瓶是玻璃、洗衣精則是馬口鐵;就連粉錠的外層包裝,都是可堆肥生物降解的材質。透明揭露的粉錠成份更榮獲C2C搖籃到搖籃的白金級認證、可回收的材質及低碳運輸更讓消費者買單,開展業務的第二年,收益更增長了 400% 以上,更於首次融資達二千萬美金。
永續包裝的前景將會以系統性的改變持續下去,由品牌、與其供應鏈和零售商合作,開發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用於可重複使用包裝的收集、清潔和質量控制,如此合作夥伴關係才能將包裝循環永續的成功關鍵!
*本文獲B型企業協會授權轉載,原文為:〈如何使包裝循環,讓人與地球更美麗?〉
關於B型企業協會B Lab Taiwan
B型企業協會是B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透過全球十萬多家企業已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管理平台,企業能從永續健檢開始、持續改善並建置實踐藍圖,以控管風險、提升營運競爭力,確實掌握全球永續ESG商機。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張薰云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