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張忠謀教你:客戶的要求,不應該照單全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張忠謀教你:客戶的要求,不應該照單全收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焦點人物

張忠謀教你:客戶的要求,不應該照單全收

張忠謀教你:客戶的要求,不應該照單全收
撰文者:商周集團執行長 郭奕伶
郭奕伶專欄 2025/02/28

大客戶要給你一張大訂單,接,還是不接?

多數業務一定歡天喜地的收下訂單,即使自己力有未逮,硬著頭皮也會接下來;一來現成有銀子進帳,有什麼拒絕的理由;二來,不接一定會得罪大客戶,萬一客戶移情別戀怎麼辦?

這一個關鍵決策,決定你是否能贏得客戶的尊敬,也定義了一個業務的層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張忠謀自傳」中,他還原了2011年他婉拒蘋果大筆訂單的邏輯與應對方法,非常值得參考。以下摘錄自「張忠謀自傳下冊」:

*******

二○一一年,蘋果給了我們一個相當高的二○一四年晶片需求估計,如果要能完全供應他們估計的需求,台積電必須在未來幾年內投資廠房及設備約兩百億美元。

這已超出我一向保持的「智慮的」prudent財務規畫範圍。台積電可採行的應付方案有以下幾項:

(一) 告訴蘋果我們只能承諾為他們生產估計需求的一部分。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客戶不需要投資產能,所以常傾向於高估他們未來需求,如果台積電「照單全收」所有客戶未來需求估計,又照他們的估計投資產能,結果幾乎一定是產能過剩。
台積電贏得客戶信任的辦法是:對客戶做他能接受、我們在盡力下也能實現的承諾,然後不計代價,實現這承諾。

(二) 停止或減少每年的股利。

(三) 在股票市場做現金增資(賣新股票)。

(四) 舉公司債。

在二○一一年,我們的財務單位以及九○年代就建立的「市場預測」單位已相當成熟。前者有高盛集團的後援,後者不但預測半導體市場,#也預測使用半導體的主要電子產品(例如智慧型手機)市場。我在幾星期內,與這兩幕僚單位及公司有關高階主管討論後,決定採取(一)與(四)。

關於(一),我們決定只承諾約一半蘋果給我們的需求估計。魏哲家,這位上任才一年餘的業務發展組織主管,被給予最先告訴蘋果這消息的「榮譽」。他的蘋果對口的回應是:「你們瘋啦?只接受我們給你們需求的一半?」

我們沒有瘋,這是我們做過「智慮的」財務規畫之後的決定。

二○一一年六月,我親自去加州拜訪傑夫,重複哲家已告訴他們基層的消息,傑夫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其實你們可以暫時停發股利,我想你們的股東也會理解。」我也輕描淡寫地回答:「我們股東成分中也有不少(事實上是三○%左右)滿重視股利的。」他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就這麼定了,我們承諾在二○一四年前後交貨給蘋果他們原先估計需求一半的晶圓。即使數量減了一半,台積電仍須舉公司債七十一億美元。

*******

蘋果,當時是全世界最強客戶,誰敢把單子往外推?

張忠謀婉拒蘋果一半訂單的底氣有二,其一,台積電有精準的市場預測報告,他們不只預測半導體市場,還調查了下游客戶的市場需求,他們對產能供需的趨勢甚至比客戶更精準,因此他深知這筆訂單背後的巨大風險。

其二,當強勢的客戶「溫和壓迫」他停發股利以擴產時,身為專業經理人的張忠謀則搬出股東利益來應對。張忠謀幽默的用了兩次「輕描淡寫」來描述當時兩人談判的語氣,但高手以理過招,即便語氣輕描淡寫,卻字句機鋒,唯自信者能從容應對。

這段小故事讓我看到的是,高手懂得戒貪,他們深知貪多嚼不爛,因此,不會一昧滿足客戶需求;而是在兼顧自己能力可及、客戶需求的兩大前提下,鄭重的做出承諾,然後不計代價的實現它。

生意要做長,眼光就要放遠,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當一個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真正贏得客戶的尊敬,也是建立長期信任的基石。

客戶的要求,真的不是要照單全收;無論你有多小,若只會卑躬屈膝,客戶不但不尊重你,還會越來越需索無度,到頭來,你很可能只忙了一場空。

高手,必先自重,而後人重之。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衝擊市場與股市,預期對您影響最大的是?
1. 持有的台股價值縮水
2. 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上漲
3. 經濟衰退,影響就業與收入
4. 房地產市場受到波及
5. 預期通膨的物價上漲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川普關稅恐慌擊潰股市,投資怎麼辦?專家:不該改變你的整體計畫!
商周執行長 蘋果 台積電
郭奕伶專欄
郭奕伶專欄
郭奕伶
展開箭頭

商學院沒教、頂尖CEO不外傳的know how 都在這裡,讓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陪你打出一場場的勝仗!

立刻加入郭奕伶粉絲專頁,看執行長們的商業智慧和日常學習 ☛
https://www.facebook.com/BW.CEO.YILING.KUO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