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警訊?力積電成首家本業虧損本土廠,總座:難想像市場好轉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警訊?力積電成首家本業虧損本土廠,總座:難想像市場好轉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警訊?力積電成首家本業虧損本土廠,總座:難想像市場好轉

警訊?力積電成首家本業虧損本土廠,總座:難想像市場好轉
力積電公布第2季本業虧損6600萬元,為本土首家單季本業轉虧的晶圓代工廠。 (來源:力積電官網)
撰文者:李孟珊
經濟日報 2023/07/20
摘要

1.力積電19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第2季本業虧損6600萬元,為公司2021年掛牌來首見,也是本土首家單季本業轉虧的晶圓代工廠。

2.力積電虧損凸顯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市場「冰風暴」狀況延續。總經理謝再居直言當下缺乏長期需求訊號,難想像市場氣氛好轉。

3.展望後市,第3季應受產品均價及毛利率下滑,有微幅虧損可能,不過預期近半年撙節開支可使虧損幅度得以受控。

力積電19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第2季本業虧損6600萬元,為公司2021年掛牌來首見,也是此波半導體市況調整下,本土首家單季本業轉虧的晶圓代工廠,惟在業外收益助攻下,單季每股純益0.15元;上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銳減94%,每股純益0.2元。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直言,當下缺乏長期需求訊號,「很難想像市場氣氛立即好轉」,不僅上半年不會發放股利,本季營運也保守看,預期將旺季不旺;下半年毛利率、產品均價(ASP)仍有下滑壓力,若後續無業外收益,恐陷入虧損。

力積電主攻成熟製程,上季本業驚見虧損,是本土同業中首家單季虧損的廠商,公司保守看後市,凸顯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市場陷入「冰風暴」狀況延續,且有更嚴重的趨勢。台積電今天接棒舉行法說會,力積電先釋出保守訊息,市場更關注台積電對產業後市的展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再居坦言,第2季在客戶將近半年庫存調整後,雖然陸續有驅動、感測器的補貨短單,但總體來說,IDM客戶對車用、電源管理晶片、射頻等特殊晶片拉貨企圖心放緩,依舊缺少長期需求訊號,甚至連超過一季的長單也沒看到,加上後通膨時代歐美消費保守,以及大陸經濟短期持續疲弱,「很難想像市場氣氛立即好轉」。

不過,謝再居強調,主流記憶體平均售價已經回穩,伴隨大陸解封後網通標案需求回暖,加上陸系客戶因對美光禁令疑慮,所以關於利基型記憶體,詢問度採購意願提高,記憶體市場有回穩跡象。

展望後市,謝再居坦言,第3季營運表現應小幅震盪,業績下跌個位數百分比可能性高,產能利用率與第2季的61%至62%差不多。且由於產品均價略為下滑,下半年毛利率可能再下滑約1至2個百分點,若無業外收益挹注,確實有微幅虧損可能。

他說,力積電近半年來積極撙節開支,要求各廠評估暫停稼動率較低機台,預期應可抵消產品均價及毛利率下滑影響,使虧損幅度得以受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市況不佳影響,力積電第2季毛利率持續下滑至16.8%,季減1.9個百分點,年減34.35個百分點;營益率轉為負0.6%,本業虧損6,600萬元,在業外收益挹注下,稅後純益6.17億元,季增約2.3倍,年減91.2%,每股純益0.15元。

力積電說明,第2季業外收益主要來自三個部分,首先是因建廠時程遞延、設備費用支付延後;其次是較龐大的美元部位產生匯兌收益2.6億元,扣除聯貸利息後,產生約2.5億元利息收益;最後是15年前的債權消失迴轉3億元收益。

力積電上半年獲利8.04億元,年減94%;毛利率17.8%,年減33.17個百分點;營益率1.2%,年減39.07個百分點,每股純益0.2元。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力積電強化AI領域布局

力積電法說會/總座謝再居:歐美及大陸消費保守 第3季營收季減機率高

台積周四法說恐投下震撼彈 二度下修今年財測

力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0.15元 明年配息機率低

先進光5月EPS 0.21元 前五月轉盈

責任編輯:劉怡廷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晶圓代工 力積電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展開箭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