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鴻海發表Model B、Model C...原來這些車你都買不到!

1.鴻海18日發表Model B、Model C和Model V等3款電動車,都是消費者買不到的產品。
2.鴻海的Model電動車是提供給各家車廠的原型車,鴻海與合作企業負責車輛的三電系統,再由品牌方設計內裝、配備、懸吊和外形。
3.電動車研發成本高昂,不同車廠共用底盤架構在汽車業界已是常態。鴻海透過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讓車廠快速、低成本推出自家電動車。
鴻海18日發表多款「新車」,卻也引發不少誤會,所謂Model B、Model C和Model V都是消費者買不到的產品,「新車發表」卻沒有細節,原因也相同。
鴻海科技日一口氣發表Model B和Model V等2款「新車」,許多人好奇,為何車輛都沒有售價?且充電、後勤等配套都沒看到,難道是虛晃一招?其實大家都誤會了。
只要舉例,大家就能懂箇中道理:鴻海雖然製造iPhone,但沒賣iPhone,消費者的iPhone出了問題,當然是找蘋果處理,跟鴻海沒關係,因此電動車也是一樣的情況。
既然沒有要賣車,為何鴻海要幫車子命名呢?其實這些「Model」是要賣給客戶,也就是車廠原型,最好理解的是就是鴻海Model C。鴻海與合作夥伴負責車輛三電系統,客戶納智捷會自行設計內裝、配備、懸吊和外形,最終基於Model C的Luxgen N7就誕生了。
由於電動車研發成本高昂,共用底盤架構在汽車業界已是常態,Toyota最強電車bZ4X和Subaru Solterra就是相同底盤、保時捷Taycan和Audi e-tron也是相同架構,最新登台的Opel Mokka-e和Peugeot 2008e也一樣。
這些都是同汽車集團不同品牌共同底盤的案例,但對更小型的車廠來說,要建構架構、電池、馬達和電池管理系統,沒有想象簡單。鴻海透過MIH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就是想打造多種開放式車輛架構,讓車廠快速、低成本推出自家電動車。
編按:鴻海集團與裕隆汽車合資設立的電動車技術平台,旨在創建一個開放式的電動車生態系統。
因此消費者不會買到鴻海Model C,而只會買到Luxgen N7,至於這輛車要賣多少錢、有多少快充站、後續維修保養,基本上都跟鴻海沒關係。
鴻海雖然沒有明說,但皮卡車樣式的Model V應該就是美國新創公司Lordstown的皮卡車原型,台灣車廠似乎還沒人表態使用這底版。最新發表的Model B小型跨界休旅車樣板,其實跟 Model C是相同底盤架構,也尚未公佈客戶。
Luxgen N7也跟上這波潮流,18日宣布重新開放下單,自10月18日13:00起至10月23日24:00,再度啟動預購專案,替20日舉行的發表會拉抬聲勢。
延伸閱讀:
美型外觀+時尚都會風,鴻海新款 Model B 電動車曝光!
電動車的「油耗」是多少?每公升跑 42 公里以上
*本文獲「科技新報」授權轉載,原文:別誤會鴻海電動車,你不會買到 Model B 或 Model C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