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發表日還沒定,新款AirPods提前曝光!能測心率、步數,還長得很「Pro」?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發表日還沒定,新款AirPods提前曝光!能測心率、步數,還長得很「Pro」?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發表日還沒定,新款AirPods提前曝光!能測心率、步數,還長得很「Pro」?

發表日還沒定,新款AirPods提前曝光!能測心率、步數,還長得很「Pro」?
據傳新款AirPods將延用二代AirPods的半入耳式設計。圖為舊款AirPods。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雷科技數碼3C組
獨立觀點 2021/02/23
摘要

1.21日,中國媒體放出了一組新款AirPods的實拍圖,從圖片看來,該耳機延用了二代AirPods的半入耳式設計,卻又融入了一些AirPods Pro的設計元素。單從耳機外觀來看,新款AirPods與AirPods Pro沒有太大差異。

2.對Apple而言,後綴名帶有Pro字眼的產品,相對會更加高端。而新款AirPods只是AirPods(二代)的升級款,按照產品邏輯,自然要在硬體和功能上做出相應的取捨。

3.就目前曝光資訊來看,新款AirPods與AirPods Pro的區別有三項:配戴舒適度不同、降噪原理不同、功能取捨。

Apple是一家喜歡在產品上做「減法」的科技公司,例如它砍掉了iPhone的3.5mm耳機孔,並建立了AirPods產品線,以此來推動TWS耳機的發展。

目前,AirPods產品線擁有3款產品,分別為AirPods、AirPods(二代)以及AirPods Pro。現在,AirPods家族將迎來第四位成員,那就是新款AirPod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款AirPods曝光分析

1.看著「面熟」的外觀設計

2月21日,《我愛音頻網》放出了一組新款AirPods的實拍圖。從圖片可以看出,該耳機延用了二代AirPods的半入耳式設計,卻又融入了一些AirPods Pro的設計元素,比如可拆卸的耳塞;更短的耳柄結構;保留壓感觸控等。


單從耳機外觀來看,新款AirPods與AirPods Pro沒有太大區別,只是耳機柄部分,新款AirPods會顯得稍微長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新款AirPods指的是AirPods(二代)的升級版,而非新一代AirPods Pro。我們從新款AirPods可以看出,Apple在產品設計ID上的進一步統一。事實上,iPhone和iPad產品線的設計已經開始相互融合,iPad Pro(2020)和iPad Air 4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Pad Air 4從原先的「寬額頭+大下巴」,升級為與iPad Pro(2020款)相同的全面屏設計,而且機身圓潤的倒角也更新成為iPad Pro(2020)同款直角切邊設計。也就是說,iPad Air系列產品線正在按照iPad Pro的設計進行更迭。同理,新款AirPods也是以AirPods Pro的設計進行產品迭代。


2.「似曾相識」的充電盒

不只是耳機本體,新耳機就連充電盒也不忘與AirPods Pro設計統一。

從圖片可以看出,新款AirPods充電盒相較於AirPods Pro充電盒,在體積和尺寸上要更小一些。根據可搭配耳塞這句話,我們推測新款AirPods充電盒內部可能沒有給耳塞預留放置位置,所以可以進一步壓縮充電盒的體積。

當然,不排除Apple對新款AirPods充電盒內部結構進行了調整這一可能。


就目前來看,新款AirPods在外觀方面並未給用戶帶來太多驚喜,整體設計向AirPods Pro看齊。雖然現階段網上曝光的訊息比較有限,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此前的爆料消息推測出新款AirPods會搭載哪些技術。

3.新技術預測

結合此前爆料消息,據外媒《DigiTimes》報導稱,Apple計劃在1-2年內將環境光感測器集成到新款AirPods中,以此來實現健康監測功能。

而《電子時報》指出,ASE(日月光)可能會為新款AirPods製作所需要的環境光感測器。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ASE還準備將SESUB(半導體嵌入式基板)的SiP封裝技術應用於新款AirPods。這項新的封裝技術可以AI相結合,使設備能夠實時監測用戶的心率、步數等功能。

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新款AirPods可能會搭載環境光感測器,從而擁有部分健康功能。


新款AirPods與AirPods Pro有何不同?

看到這裡的讀者,或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新款AirPods長得與AirPods Pro十分相似,那這兩款耳機又有何區別?

首先,兩者的配戴舒適度不同。本質上,新款AirPods仍是半入耳式耳機,AirPods Pro則是入耳式耳機。半入耳式耳機是將腔體懸掛在耳道外部,而入耳式耳機是要將耳塞插入耳道,這樣會對耳道帶來一定的擠壓感。

舉個例子,AirPods之所以深受許多用戶的喜愛,是因為它做到了全天無感配戴,以及搭配iOS生態,給用戶帶來了便利。AirPods Pro的優勢在於主動降噪,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加沉浸的聆聽體驗,但卻犧牲了一定的配戴舒適度。


其次是降噪原理不同。AirPods Pro採用的是主動降噪,透過耳機麥克風收集外界噪音,並形成反向聲波與環境聲相互抵消。

而新款AirPods的降噪原理可能分為兩種情況:1.耳機本身不支持主動降噪,但新款AirPods可搭配耳塞一起使用,相當於利用耳塞達到被動降噪。2.新款AirPods採用半開放式主動降噪,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類似的產品,例如華為FreeBuds 3。

由於半開放式耳機被動降噪效果較差,所以對於高頻噪聲的抑制可能沒有那麼好。不過,新款AirPods可搭配耳塞一起使用,也算是解決了上述部分問題吧。


最後是功能的取捨。為了體現出產品差異化,新款AirPods可能不支持空間音頻功能,目前只有AirPods Pro支持這項功能。對於Apple而言,後綴名帶有Pro字眼的產品,相對會更加高端。而新款AirPods只是AirPods(二代)的升級款,所以按照做產品的正常邏輯,自然要在硬體和功能上做出相應的取捨。

半入耳式耳機將被時代所淘汰?

上文我們都是在以產品的角度對新款AirPods進行分析,如果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即便是Apple的半入耳式耳機,也正在向入耳式耳機靠攏,這是否意味著半入耳式耳機要被時代所淘汰了呢?

先說結論,不會。雖然新款AirPods設計與AirPods Pro相仿,再加上可搭配耳塞一起使用,但是本質上依舊是半入耳式耳機,是否使用耳塞將其變為入耳式耳機,還要看用戶的喜好。

由於網路上沒有那麼精準的統計數據,這裡我們以中國天貓月銷量為基準。天貓官網頁面顯示,AirPods月銷量最高為2.1萬筆,AirPods Pro月銷量最高則是1.2萬筆。由此可見,選擇半入耳式耳機的消費者依然不在少數,同時說明這類耳機市場需求還是很高的。

入耳式耳機是否會被淘汰與市場的需求息息相關。舉個例子,有些人每天配戴耳機的時間可能會超過3個小時,如果配戴入耳式耳機,隨著時間的推移,耳朵會越來越不舒服,對於這類用戶更適合半入耳式耳機。與之相反,有些用戶只是在外出通勤時配戴耳機,比如上班的路上,不喜歡乘坐地鐵的嘈雜聲,只想一個人靜靜地享受音樂,這個時候使用入耳式耳機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而新款AirPods,可能在降噪和功能方面不如AirPods Pro,但是同樣可以為用戶帶來僅次於AirPods Pro的體驗。廠商推出什麼類型的耳機,完全取決於用戶的需求以及耳機的使用場景。

所以,新款AirPods的外觀與AirPods Pro相仿,並不代表Apple放棄了半入耳式設計,也有可能是為了放入更多的感測器,實現健康功能,只能設計成AirPods Pro那樣,耳機腔體變大也就意味著可以塞入更多元器件。

由於新款AirPods目前處於曝光階段,爆料消息準確性還有待考究,所以上述所有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獲「雷科技」(微信公眾號:leitech)授權轉載,原文:設計升級的廉價AirPods,可算是來了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面對中國積極挖角台灣科技人才,您認為政府最應該加強哪方面的措施?
台灣的生意,變美中的戰場!前總統蔡英文定調,防制中國挖科技人才是國安重要議題。4年修7法令、設台積電條款防堵中企...更多請見相關報導。
1. 強化法規的處罰力度
2. 提供租稅、獎勵等誘因留才
3. 加強國安宣導,提升人才警覺性
4. 加強政府查緝力度
5.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科技匪諜戰在台上演!台積條款入國安法、2000個探員全台「獵狼」大揭密
日月光 Apple 蘋果 Pro airpods 耳機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