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髒水變清水!讓未開發國家天天有乾淨水喝,竟只靠「一本書」就能辦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髒水變清水!讓未開發國家天天有乾淨水喝,竟只靠「一本書」就能辦到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髒水變清水!讓未開發國家天天有乾淨水喝,竟只靠「一本書」就能辦到

撰文者:Sharon Shih

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澈乾淨的水可以使用,對我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一些先進國家如日本、歐洲等,甚至供給可直接飲用的生飲水。然而這種便利生活,對於某些未開發國家卻是遙不可及,因為淨水工程必須仰賴龐大金錢及技術資源,當這項基礎建設不完備,直接影響當地公共衛生,傳染性疾病自然盛行。美國一名科學家丹科維奇(Theresa Dankovich)博士發明了一本書《The Drinkable Book》,用簡便的方式教導人們珍惜水資源,更直接讓「書」幫你淨化水源。

世界水污染的問題一直存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約有6.63億人無法喝到乾淨的水,其中有1.73億的人依靠地表水維生,受污染的水可以傳播多種疾病,如腹瀉、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血吸蟲病,也因此每年約有350到400萬人因此染上疾病而導致死亡,其中99%集中在貧窮或開發中國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改善這種狀況,以往靠著交通運送生水再煮沸,或者以陶瓷過濾器濾清,但這兩種方式必須耗費能源,而且價格昂貴,當資源缺乏時往往只能生飲。一個國際非營利組織WaterisLife(簡稱 WIL),便投注在未開發國家的「淨水」專案,提供村落、學校、孤兒院、診所能夠有安全的水可用。

該組織最初採取的方法是使用能夠過濾水的吸管,一天能濾淨2-3公升的水,因此急需時,人們可以直接使用飲用。然而,這對日常生活需求是不夠的,因此WIL和美國維吉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及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一同開發更棒的產品──「可飲用的書」(The Drinkable Book)。

Source:waterislife.com

書中的秘密武器奈米銀,具強效殺菌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於維吉尼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科學家丹科維奇(Theresa Dankovich)博士,原專長「奈米粒子經各種應力後的釋放模式和化學轉換」,自2008年開始,她投入開發產品,並成立非營利公司 pAge Drinking Paper,而The Drinkable Book的淨水原理便是採用奈米銀(Nano Silver)強效的殺菌力。

事實上,「銀能廣泛殺菌」的特性早為人類所應用,但將銀奈米化之後,總接觸表面積增大,而且銀離子能自由進出細菌的細胞膜,殺菌能力提高了200倍左右。此外,銀的抗菌力只作用在單細胞病原菌,比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及綠膿桿菌等,對屬於多細胞的人體,造成的刺激性及毒性都極低,而且,銀也不存在細菌產生抗藥性的風險,十分安全,材料特性容易和紙、聚合物、陶瓷結合,非常適合製成衍生產品。

傳統淨水方式多以層層如礦物顆粒、活性碳或聚合物薄膜,將細菌及雜質排除,雖有一定成效,但設備很難簡易化,因此,Dr. Theresa Dankovich利用奈米銀的特性,發明能殺菌的濾紙。首先,她將紙張浸在奈米銀及化學還原劑當中,之後將水份瀝乾,並在攝氏93度下加熱數分鐘,確認銀均勻覆蓋於紙張表面後,再經漂洗烘乾成形。

然而這鐵鏽色的紙張只是產品的雛型,2013年夏天,紐約廣告公司DDB的設計師 Brian Gartside 在網路上看到Dr. Dankovich的研究後便積極連絡,希望能為產品做更有趣美觀的設計。

Brian Gartside突發奇想地將殺菌濾紙設計成一本書,書外觀十分簡潔漂亮,頁面則十分厚實,而且還有教育功能,它採用20%大豆油成分的油墨,印製水資源衛生保健的基本常識,比如「吃飯前請洗手」、「將垃圾遠離水源」等警語,這看似簡單,但Brian Gartside可傷透腦筋,因為考量到人體攝取的安全量,卡片必須控制油墨的使用量,又要印製不同語言版本如英語、非洲第三大語言斯瓦希里語(Swahili),因此標語要簡短有效,十分考驗對當地語言及文化的敏銳度。

在實用性方面,每一頁面可分為2張4.5平方英吋的小卡 ,一張小卡可以用上30天,過濾出100公升乾淨的水(相當於一個人一個月所需要的飲水量),若以一本書有20頁來計算,每本The Drinkable Book能供給一個人約4年的飲用水。而WIL團隊在南非、迦納及孟加拉等25處水源進行殺菌成效測試,證實The Drinkable Book可殺死高達99.9%細菌,濾水品質幾乎達到北美衛生標準,即便有微量的銀或銅殘留於水中,數值是遠低於安全標準,對人體健康無虞。

Source:www.dezeen.com

Source:www.dezeen.com

Source:www.dezeen.com

The Drinkable Book的操作方法簡便,將打洞好的內頁撕下一張小卡,並將它插入以3D列印的特製濾盒底部,蓋上壓力板,並將污水倒入,一會兒,收集槽內便是安全飲用水。

製作耗時,汰換標準需訂定

這本神奇濾水書造價十分便宜,約幾塊美金,似乎十分適合大量生產,然而,團隊目前面臨幾個問題:第一,原先第一批產品是丹科維奇採用人工,花60個小時製作出50本書,非常耗費時間也不敷需求,因此正著手研發造紙機量產;此外,產品還無法建立統一的汰換標準,但這需要更多實驗、及大規模的評估才能制定。

當然,「濾水書」也不是萬能,雖然目前證實具備超強殺菌能力,但其他致病的微生物(如原蟲)或病毒,尚未證明同等功效。

目前團隊和國際非營利組織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iDE)Bangladesh合作,正積極在更多貧窮國家(如孟加拉)做環境研究、田野調查,以及收集當地使用者的建議,希望能讓產品更能被接受而廣泛使用。

發明者丹科維奇接受Tech Insider訪問時曾提到:「我對於這項研究的熱情,完全出自於想要幫助他人和淨化環境的願望」。

的確,潔淨水資源和貧窮國家的衛生問題,一直是很大的挑戰,因此濾水設備的創新成為熱門的題目,近期發明如帶有淨水設備的水瓶──DrinkPure、利用太陽能淨化水的Solarball,都帶給濾水設計不同的想像。但無疑的,The Drinkable Book最方便好用,不造成污染也容易被當地文化所接受。

這項產品近日獲媒體 Fast Company 選為2015年度健康類創新設計獎(Innovation by Design Award Winner, Health Category),及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金獅獎。而目前產品的推展計畫,由國際非營利組織 iDE-Bangladesh,以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加拿大自然科學及能源研究中心(Natural Sciences &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所資助。然而團隊亦藉由群眾募資,籌集1,000本濾水書的資金,進行兩村莊的一個月乾淨用水計畫,未來也將淨水計畫拓展至迦納、海地、肯亞和印度區等33個國家,並且印製更多不同語言的版本。

The Drinkable Book之所以讓人驚豔,不僅因為獨特的科技創新,而是結合卓越的人文設計,重視當地需求、打造真正被需要的產品,而且一併解決「淨水供給」以及「水資源教育」的問題,但對於在地球上屬於開發區的我們,真正要思考的問題是:難道我們就不會面臨飲用水污染的情況?還是解決方法更棘手呢?

資料來源:pagedrinkingpaper.com

─本文獲 「科技新報」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_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科技新報」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清水 乾淨水 一本書 開發國家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展開箭頭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