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知道這3件事,就沒資格刷信用卡!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不知道這3件事,就沒資格刷信用卡!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不知道這3件事,就沒資格刷信用卡!

不知道這3件事,就沒資格刷信用卡!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李柏鋒
小資族學理財 2015/04/16

過陣子可能有很多新鮮人會開始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了薪資收入之後可能就會開始準備辦第一張信用卡,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可能這張信用卡會讓新鮮人陷入債務的深淵。所以在這邊,提醒一下,在申請信用卡之前,有三項你該特別留意的觀念:

正確用法是「取代現金」、而非借貸

許多人認為,信用卡能讓你戶頭只有2萬元,卻可以讓你消費10萬元。那麼中間的差額8萬元是什麼呢?會成為你的債務,而且是利息非常高的債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怎樣才能不因為使用信用卡而造成負債?首先,會造成負債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衝動性消費,買了「想要」的東西,而非「需要」的東西。其次,即使是需要的東西,也要檢視自己的消費能力,再去進行規劃。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戶頭只有2萬,你的消費預算就絕對不能超過2萬。

當然,銀行就是希望你消費,他們才有機會啟動循環利息以收取年利率可能超過10%以上的利息,但是為了你自己的財務健康與個人信用著想,你該做的和銀行希望你做的就會有所不同。信用卡可以給你許多方便,你應該好好利用,但是信用卡也會帶給你很多風險,你應該徹底避免。

可能有些人會說,那這樣還不如辦Visa金融卡就好,其實也無妨,只是Visa金融卡不一定能辦分期購物,而這是你可以利用的信用卡方便之處。

大家不妨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戶頭只有2萬元,你可以分期購買10萬元的東西嗎?看起來只要每一期都付得出來,就不算負債對不對?可是比較保守的作法是,分期刷卡只是用來增加資金運用彈性的作法,而不該變成當下資金不足而讓你能延後付款的方式。萬一後續資金的來源中斷了(例如失業),馬上就出現負債,這會讓你的財務風險程度大幅升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請把信用卡視為一種「支付方式」,讓你不需要帶太多現金,也讓你網路購物有一個安全的付款工具。千萬不要讓信用卡變成累積自己債務的工具!

該注意的是如何不違約、而非提高額度

許多人拿到信用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銀行核卡所給的刷卡額度上限是多少,如果同事、朋友都有10幾萬,但是自己卻只有2萬、5萬,好像被銀行看不起自己的消費能力似的。但要被銀行看得起,就要有一定的證據支持,例如你的存款很高,例如你的薪資很高,銀行不可能不給你很高的額度,因為你消費越多銀行越開心啊!況且,如果你月薪只有3萬,銀行卻給你30萬的額度,你真的有那種一次刷掉自己十個月薪水的需求嗎?恐怕你真的這樣刷卡,馬上就變成卡債族了。

你真正該注意的,真的不是刷卡額度是多少,而是怎樣不違約。舉例來說,很多人的信用卡繳費日期在月底,但是薪資入帳的時間卻是在月初,而月底通常已經把錢花得差不多了,只好違約幾天等薪資入帳再繳卡費,這麼一來不但信用受損,還額外要損失違約金和利息,得不償失。所以,你第一件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把繳費日期調整到薪資入帳之後一兩天,打一通客服電話就可以了。

第二件你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辦理自動扣繳。這是我強烈建議每一個持有信用卡的人都應該做的設定,一來自動扣繳的繳費方式,對持卡人來說有最大的資金優勢,因為銀行會在繳費期限的最後一天才進行扣繳。二來,你也不會因為忘記繳款而不小心就違約了。這兩件事情都很基礎,也對你有明確的好處,但是銀行不太會主動提醒你。

依照「生活習慣」選擇信用卡、而非優惠

辦信用卡,最多的人會是看在優惠或贈品,結果因此辦了太多的信用卡,但是增加的管理成本可能比獲得的優惠還要高。有優惠當然很好,但是建議還是依照你的生活習慣去選擇信用卡,才能讓信用卡的使用成為一種方便而不是一個負擔。舉例來說,有一個賣場你每週都去,而另一個賣場一年只去兩三次,你有必要為了不常去的賣場而辦聯名卡嗎?還不如把消費集中在常去賣場的聯名卡。當然,如果少去的賣場每次去的消費金額都不低,那也許有辦卡的價值。

消費的集中有許多好處,一個是管理的成本降低,不需要帶一堆卡片在身上,也不會因為每張卡片的繳費日期不同而總是在繳款,而通常銀行也會幫你整理你的消費習慣,所以你透過一張信用卡就能夠讓自己的消費有記帳的效果。

再說一次,信用卡應該成為一種方便,所以如果一張信用卡同時也是能自動儲值的悠遊卡,又跟圖書館借書證、Youbike租賃等功能都整合在一起,那這張信用卡將不只是支付工具,而會成為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幫手,這樣使用信用卡才聰明。

作者簡介_Buffettism (李柏鋒)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ETF投資學院」創辦人。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信用額度 信用卡額度 信用卡額度 信用卡上限 信用卡使用方法 信用卡是什麼 刷卡額度
小資族學理財
小資族學理財
Buffettism (李柏鋒)
展開箭頭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台灣ETF投資學院」創辦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