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幕.後勁溪德民橋下

驚見泡泡水

我從一堆久沖不破的強酸泡泡,追到K7地下廢水槽⋯⋯

午休時間,土水科團隊仍在開會,一次次沙推,找出強酸廢水源頭,終讓號稱綠色企業的日月光現出原形。

午休時間,土水科團隊仍在開會,一次次沙推,找出強酸廢水源頭,終讓號稱綠色企業的日月光現出原形。(攝影者.賴建宏)

後勁溪全長二十一公里,流域面積廣達七十三.四五平方公里,為高雄地區一千六百多公頃農田的灌溉水源,出海口附近有虱目魚、鱸魚、白蝦的魚塭約五十公頃。

它雖然是灌溉水源,但因流經中油高雄煉油廠、台塑仁武廠、仁大工業區與楠梓加工出口區幾個高雄重要的工業區,幾十年來工業區排放的廢水,讓身為在地人的高雄市環保局土壤及水污染防治科(以下簡稱土水科)技士邱義雄,印象中的後勁溪變了面貌。

不只溪水從原本的清澈變成多彩,甚至發出陣陣臭味,溪裡生物也因為常有工廠偷排放強酸物質,讓魚蝦慢慢不見蹤影。邱義雄每次檢測,心情都很複雜,他心想:「做第一線的人雖然不曉得可以讓現狀改變多少,但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