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說】混搭福爾摩沙

算一算,400年來,台灣曾被西班牙人、荷蘭人占領;接著是鄭成功、滿清政府的統治;然後是日本人的殖民地、國民政府的避難所,有段時間還有美軍駐防。

大概因為在短時間內接受歐洲、中國、日本、美國等外來文化,加上既有的原住民南島文化,台灣人發展出一種混搭的能力和態度。這回我們雙鐵環島走到西半部一些小鄉鎮,尤其有強烈的感受,像中部后里有座建築外觀很歐風的毘盧禪寺,裡面供奉的,卻是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

還有台南後壁的小村落菁寮,是典型的台灣鄉下地方,卻有座德國名建築師設計的教堂,屋頂是鋁皮圓錐狀,內部的木結構,用的是台灣省產的檜木。最當代的設計,配上最道地的台灣木材,坐落在「無米樂」的故鄉,沒有極佳的包容度,混搭不出這樣的風情。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