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

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第二天傳統上叫做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因為這一天是耶誕節購物(Christmas Shopping)正式開始的第一天,許多店家就靠這段時間的生意獲利支撐下去,甚至轉虧為盈,所以商家管感恩節過後的星期五叫Black Friday,意思是it was when many retailers went into the black or turned profitable for the year.(這是一年中許多零售商有盈餘或獲利的時候。)此處的black與red(赤字)相對而言,即轉虧為盈之意。

乍看之下,Black Friday好像不祥,因為black在英文裡通常指不吉利的事,如1987年10月19日華爾街股市暴跌508點,超過道瓊指數20%以上,因那天是星期一,即被稱為Black Monday(黑色星期一),但Black Friday和Black Monday是截然不同的,兩者也無關聯。

今年的Black Friday確實發生了一樁大大的悲劇。原來店家為了吸引顧客上門,每年都會在這一天推出一些特別廉價的物品,號稱是door-busters(搶購的人會把門都擠爆了),可是數量有限,而且限定在店鋪開門後一、兩個小時內買,賣完為止,沒有rain check(進貨後以同樣的廉價補購),故顧客們為撿便宜貨多在半夜或頭天晚上即在店鋪前排隊,以便商店一開門即可進入,拔得頭籌(一般商店在Black Friday早上5、6點鐘即開門營業)。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