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佃農形象》看準企業化大勢、善用網路當利器

高學歷六年級生下鄉 打拚農業夢

這群年輕人,有人可以成為獸醫,有人擁有七張金融證照,如今,為何相遇田間、開起曳引機?

在雲林縣斗南鎮,有一座神秘的鐵皮倉庫,裡頭除了油亮的農用機具,滿地都是田間帶回來的黃土。北京最高農業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把這個漫天灰塵的小鎮倉庫列為研究個案。

因為這裡,有一支佃農團隊,裡面的農業機械隊(以下簡稱農機隊),將傳統耕作的做畦、施肥、播種、蓋土四個程序,整合為一個單位動作。只要一部曳引機,一天就可耕作二十五分地,相當於六個台北火車站的面積,耕作速度是傳統人工的二十五倍,成本卻只有五分之一。

這支佃農團隊都是一批高學歷的年輕人回鄉,他們跟傳統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他們接受農會提供的教育訓練,從駕駛農機、種苗培育,赴日本北海道考察富裕農民的生活。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