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恐釀癌 留意三大致胰臟癌因子

發生於胰頭的腫瘤較有機會早期發現;而胰尾的腫瘤在診斷時多為晚期或癌症已轉移。(來源.shutterstock)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以其難以診斷、進展迅速、預後不良而聞名。它不像肺癌、乳癌等常見癌症,擁有明顯的早期症狀,因此在診斷時往往已是晚期,使治療變得極具挑戰性。許多名人如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辭世,以及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更因它受盡折磨,至瑞士求善終,讓人不禁對這種癌症心生畏懼。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指出,若不想受癌症威脅,須了解自身是否屬於高危險族群,定期就醫諮詢,才能有及早發現的機會。以下為口述紀要: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
經歷: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傷科主任、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外科部副教授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衛福部第三期及第四期卓越癌症平台計畫胰臟癌召集人、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部合聘教授、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台灣胃癌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消化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國科會科技政策諮詢專家室副主任、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委員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