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三大影音串流平台讓你一次訂,台灣大「綑綁經濟」背後5G突圍戰

1.365天跨國溝通拚「捆綁經濟」,台灣大攜手三大串流平台Netflix、Max、MyVideo圖什麼?它為何不惜讓利也要這麼做?
2.目的要衝5G滲透率!它啟動一場橫跨三個時區、內外部不斷說服的旅程。但這個「捆綁」戰略能走多遠?以及是否真的能賺錢?仍待時間考驗。

串流平台與有龐大用戶的電信業者合作,能減少獲客成本、更快在地化,這也是台灣大副總經理李芃君(中)口中的雙贏模式,增加與國際串流平台合作機會。(攝影者.郭涵羚)

影音串流綑綁,究竟是電信業者的秘密武器,還是一場燒錢賭局?

春節前夕,台灣大哥大(以下簡稱台灣大)推出「影音多享組」服務,訴求用戶訂閱Netflix、Max、MyVideo只要月繳五百元,可有KKBOX三個月體驗,以及5G指定資費用戶可給Disney+兩年服務。在此之前,如果消費者分開一一訂閱,光是前三大串流平台,每個月就要付八百五十元。

相較對手,這是一項堪稱大膽的策略。目前,中華電信與遠傳,雖然也有攜手串流業者,但商業模式多限於讓消費者用電信帳單代繳訂閱費用,或是與自家串流平台綑綁,而非像台灣大一次將三個外部平台綁在一起,綁越多,價格越優惠。

這種多平台的綑綁方案,或者是背後的「綑綁經濟」,其實在國際上行之有年。

用戶不願升級,5G滲透率差

譬如,蘋果在二○二○年推出Apple One服務,一次綑綁自家的音樂、影音、遊戲、雲端空間等六大服務。除了自家服務的相互綑綁,二○二四年,隸屬迪士尼旗下的Disney+、Hulu和華納兄弟旗下的Max,則以破天荒之姿,啟動了跨企業的串流綑綁。

至於電信業,美國最大電信業者Verizon也在過去六年推出綑綁方案,讓民眾可以自由搭配想要綑綁的串流平台,而這項策略,幫助該公司在二四年第四季,吸引了超過五十六萬名新用戶,創近五年新高。

儘管綑綁方案讓消費者感到划算、更願意埋單;但缺點就是犧牲自家獲利。KKTV總經理黃國瑜指出,綑綁方案要長久運作,必須要確保結盟的雙方都能從中獲利,「如果只有一方受益,另一方遲早會撤出合作。」

為何台灣大不惜折扣也要跨入綑綁經濟?原因就在於,台灣5G開台已近五個年頭,但三大電信業者各自的5G用戶普及率,平均只有三三%,與當初4G普及率九五%,相差甚遠。

事實上,為了說服用戶從4G升級到5G,業者早已費盡心思。譬如5G開台初期,原本沒有網路吃到飽服務,但到後期,消費者不願升級,三大業者只好從善如流,陸續推出5G吃到飽方案;又譬如,他們把5G用戶從一般人延伸到企業,不斷向科技、傳產的製造業者,推廣在工廠使用的5G專網。「到目前為止,三家電信業者該做的,都做了。」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總監徐子明表示。

拚結盟,跨三時區不斷溝通

對台灣大而言,眼前說服消費者的浮木,就是綑綁經濟。而這背後,牽涉著一場橫跨三時區、該團隊須同時在公司內外部不斷說服的「溝通之旅」。

對內,就是自家公司的管理層支持。譬如為了增加誘因,讓消費者用電信帳單繳費,台灣大新媒體事業副總經理李芃君指出,這不僅需要帳務管理部門加入專案,資訊部門也要將專案排進優先順序,而能撮合兩部門的線頭,就是管理層。

對外,則是重中之重。李芃君與其團隊,前後花了超過三百六十五天,與總部位在美國、亞太辦公室分別在新加坡、台灣的國際串流平台業者,分屬三個不同時區的跨平台業者,進行十多場會議,才終於把外部串流業者都一一談妥。

在這些會議裡,台灣大還要不斷接住串流業者丟出來的「球」。有一次,一家平台業者質疑,「為什麼我們要和你們合作?」為了展現自家公司是最懂在地需求,李芃君當下告訴對方,「台灣和美國(觀影習慣)不同,用戶比較多會參考排行榜,建議你們要增加這個設計(方便選片),」她手指著螢幕介面說。

就是在這種不斷溝通下,台灣大才把三個國際平台的業者談妥。如今,這份「影音多享組」推出兩個多月來,選購綑綁方案的5G用戶占比,高達八五%。方案加上內容與功能優化,MyVideo付費用戶數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七%。

只是,這份成績單,外界質疑仍是各方必須讓利的合作,路到底能走多長與多遠?以及能否真的賺錢?

但也許,這會是一盤新生意。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指出,台灣大這盤棋,或許是在「試水溫」,將來,該公司其實能透過不一樣的綑綁組合,判斷不同平台的市場接受度,進而決定未來的投資規模,達到可能的最終目的——從電信業者,變身不同串流平台業者的「銷售通路商」。

蘋果、亞馬遜都在用 「綑綁經濟」3階段擴張事業

(圖表製作者:陳盈螢)|放大原圖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