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借鏡》拆解美、日、中國災難重建經驗文

成功重生城市災後100天都這樣做

處理災難需要智慧,從各國做法可見,在黃金一百天, 就要執行三關鍵:專責組織、資金管理和撫平人心。

再起!日本311地震的宮城縣災區,一處電車軌道被海嘯沖毀(上圖);靠著災民互助、專業團隊修復,1年後已如常通車(下圖)。

再起!日本311地震的宮城縣災區,一處電車軌道被海嘯沖毀(上圖);靠著災民互助、專業團隊修復,1年後已如常通車(下圖)。(來源.法新社)

人類歷史上,遭逢災難的城市何其多,為什麼有的如神戶、慕尼黑仍能重生,有的卻凋零?

「指定專人、授權成立專責機構;建立全面的重建計畫,且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源;以及持續與災區民眾溝通,協助心理重建,是城市從災難中重生的三大關鍵因素。」曾任紐奧良市重建委員會執行主席、現任雪梨大學榮譽教授的布雷克利(Edward

Blakley)接受《商業周刊》越洋專訪時說,「這就是災難發生後,黃金一百天內該做的事。」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