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借鏡》三十七宗校園槍擊案的啟示

掌握四大徵兆 不再漠視下一個鄭捷

美國特勤局曾研究校園槍擊案槍手的日記、詩和小說, 發現多數槍手都曾透露殺機,這也是阻止慘案的關鍵時刻。

許多民眾在捷運殺人案後第三天到江子翠站前,以「擁抱活動」破解社會的冷漠。

許多民眾在捷運殺人案後第三天到江子翠站前,以「擁抱活動」破解社會的冷漠。(攝影者.許世穎)

美國是全球校園槍擊案發生次數最多、死傷最慘重的國家,這些犯案的槍手,像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的嫌犯一樣,都是學生。為何這些學生會對同學、師長,甚至素不相識的旁人開槍?透過檢視這些案件,或許可以給人們一些啟示。

美國特勤局曾經調查了美國三十七宗校園槍擊案,訪問其中涉案的四十一名學生槍手,以及其同儕和親友,並閱讀這些槍手的日記、詩、小說,將這些槍擊案歸納出幾個共同點,做為預防的可能。

責任,在大人身上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