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鐵概念股」

誰從高鐵計畫得到「好處」?

台灣高鐵聯盟五大財團籌措資金的方法, 攸關高鐵成敗。

由富邦、大陸工程、長榮、太平洋電線電纜以及東元電機五大財團合組的台灣高鐵聯盟,於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取得高鐵興建計畫優先議價權,因而欣喜若狂,「高鐵概念股」更蔚為股市新興題材,受到高度關注。然而五大財團預計斥資六百億元籌設的高鐵特許公司,究竟是隻金雞母?還是燙手山芋?

台灣高鐵聯盟發言人蔡明忠說,六年後(興建工程完工後第一年),特許公司便可達到損益平衡,但有多少獲利目前尚難估算。一位不願具名的大股東認為,從高鐵計畫來看,這是一項工程利益大於投資利益的案子,特許公司獲利能力有限。

依據台灣高鐵聯盟財務規劃,特許公司擬定資本額約一千二百億元,其中五大財團承諾共出資六百億元,其餘向機構投資人與社會大眾募集,惟後者有關公眾募股部分,與現行法令牴觸,在法令未鬆綁前,主要股東出資機率較大。據了解,該聯盟預定今年三月召開發起人會議,四月開始繳交股本,首次資本額訂為二百五十億元左右,由二十七位發起人共同承擔,未來視工程進度陸續增資。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