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急滅火》

實驗室查不到 食品檢驗兩大漏洞

官方檢驗食品,只針對有勾選的項目才檢查,一旦工業原料被濫用在食物中,恐難揪出黑心添加物。

各大實驗室為了問題澱粉加班、趕工,但似乎仍無法為大眾食用問題掛上安全保證。

各大實驗室為了問題澱粉加班、趕工,但似乎仍無法為大眾食用問題掛上安全保證。(攝影者.程思迪)

問題澱粉風波延燒,衛生署要求販售粄條、肉圓等八項產品的業者,六月一日起須在店家明顯處張貼檢驗報告,證明「未檢出」順丁烯二酸。

當政令一下,經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食管局)公告可檢測順丁烯二酸的十八家實驗室都忙翻了。

走進全國公證檢驗公司(編按:全球第二大產品檢驗、認證機構,規模僅次於SGS)的食品衛生檢測實驗室,入口旁桌上擺著幾包透明夾鏈袋,裡頭裝著被搗碎的澱粉製品,等放入試管後,加入試劑均勻混合,震盪三十分鐘後、靜置兩小時,讓澱粉內各類物質分離,再與順丁烯二酸溶液分別放入儀器比對,如果兩者檢測結果吻合,就代表送驗產品可能含有問題澱粉。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