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件藝術品 美食名作家葉怡蘭

浸入生活感的水墨畫茶盤

跨越限制,與忘年之交宛若談心;和上了大學的女兒挽著手逛街,共享相同的嗜好;獨處時喚起童年記憶,療癒日常煩悶……他們平時是美食家、是總鋪師、是金融家……,都不是專門的藝術蒐藏家,但得到生活中的快樂,卻都來自──藝術品。那一扇看似遙遠的藝術大門,究竟是如何被打開的?第一件關鍵的藝術蒐藏,又是如何開始的?

認識美食家葉怡蘭多年,卻不知道她也蒐藏藝術品。她最早所蒐、時間不分軒輊的兩項藝術品,一是從素人藝術家轉為知名女性畫家薛幼春、二是在拍賣會上享盛名的藝術家于彭作品。咦,她應該從不是個附庸風雅或奢侈的人。

等她一拿出來,我馬上懂了。《茶古》(即台語:茶壺)的主題,和直接畫在茶盤背面的水墨,是熱愛茶的葉怡蘭生活中最自然不過的風景。葉怡蘭一直不肯讓我用蒐藏這兩個字。我懂得她是不「蒐」、也不「藏」,而是享有。每天都拿出來使用、每天都端詳,帶給她親暱的生活感,才是藝術對她的意義。非生活感不下手、非負擔得起不奢求,是喜愛藝術的她,認識許許多多藝術家多年後,才買下第一件藝術品的小小堅持。

早年,葉怡蘭在室內設計和建築雜誌擔任記者,和以介紹設計師為主的主流不同,她很愛找非建築專業的素人住家來報導。以當時來說,很高比例是藝術家。她跑北三芝、北投中央社區,跑得很熟,老是和藝術家們泡茶整夜。甚至在開始做自由撰稿作家時,此生唯一一次攀登高山的勇氣,都獻給了要上玉山實現行為藝術的藝術家們。但藝術品對她來說,還是有段距離。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