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世代與米食文化已漸行漸遠!但我們也看到,有人回歸傳統的鴨間稻種植方式;有人研發米麵包、米月餅;有人將以種稻做為藝術創作;有人將傳統割稻飯化為觀光資源。新一波「新米食運動」正在發酵中……
十一月中下旬起,住在都市的你,大概沒注意到,今年二期稻作進入收割期。今年我們發現,不同於以往,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收割活動: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台北大直商圈內,將會有一場盛大的手工割稻盛況。在黃金豪宅地段,藝術家林銓居,在一家建設公司的支持下,得以利用一千坪土地種稻子,進行行動和地景藝術創作。八月種稻以來,這豪宅旁的稻田,吸引不少人駐足。
往中部的彰化走,二林鎮香田里一所迷你小學香田國小,十一月下旬的收割日,全校師生都開心下田,校長柯惠香將種稻結合教育,讓小朋友認識「地方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