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行銷在地化全球化非萬能

儘管每個人對於全球化的定義和體會不盡相同,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我們的確已經身處於全球化的時代。其實早在一九八三年,當時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席奧多.賴維特〈Theodore "Ted" Levitt〉就曾大聲宣告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並且還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企業將可以把相同的產品和服務,以同樣的方式銷售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賴維特的這番預言的確頗讓人心動,許多企業主管還為了因應這個「美麗新世界」而苦思全球一體適用的行銷新策略。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賴維特所預期「全球行銷,一體適用」的時代來臨了嗎?根據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兩位行銷學教授,喬治.戴伊〈George S. Day〉和大衛.瑞柏斯坦〈David J. Reibstein〉的看法,答案是否定的。

戴伊和瑞柏斯坦認為,儘管市場有逐漸全球化的趨勢,但當前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稱得上是真正全球化的品牌。不過這兩位行銷專家並不主張廠商應該急於打造一個一體適用的全球性品牌。「常有企業界人士問我:『我是不是應該建立一個全球品牌?』」瑞柏斯坦指出,「答案當然是『應該,』但這實在是個過度簡化的答案。」在許多情況下,在地化、因地制宜反而是最佳的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