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大肆攻擊,聯想低調回應

為做美國生意 中國第一不得不忍

聯想宣布購併IBM個人電腦部門以來,戴爾不斷放冷箭攻擊。 五月的「電郵事件」激起大陸人的反戴爾情緒,聯想卻未乘機追殺,為什麼?

■ 和施振榮一樣,褪去聯想董事長戰袍,柳傳志(中)將轉戰聯想控股,成為創投人士。(左為楊元慶,右為Steve Ward) (攝影者.胡釗維 )

六月八日,在香港,聯想電腦集團新任董事長楊元慶步出業績發表會現場前撂了一句:「道歉不該由我們提出要求,應由做錯事的人主動。做為一個嚴肅的企業,做錯了就該道歉。」楊元慶話中「做錯事的人」就是戴爾電腦〈Dell〉。不過,做為中國個人電腦龍頭對美國第一的戴爾發動反擊,楊元慶也只是點到為止。

當天業績發表會上,聯想創辦人柳傳志率先發難,當現任聯想執行長、來自IBM的Steve Ward被問到對「戴爾電郵事件」看法時,柳傳志搶著接話批評:「一個嚴肅的企業不應該做違反企業道德的事情,企業須為自己員工的不當行為負責任。」柳傳志即使發難也顯得相當克制。

「戴爾電郵事件」發生在今年五月底,一位名叫Chris的戴爾銷售人員,在給原IBM一位美國客戶的電子郵件中聲稱:「聯想是一家中國政府控制的企業,客戶現在每買IBM一美元產品,就是直接支援和資助中國政府。」這封郵件,引爆中國市場的反戴爾情緒。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