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懂得讓員工自己動起來的主管,會把6件事做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懂得讓員工自己動起來的主管,會把6件事做好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懂得讓員工自己動起來的主管,會把6件事做好

懂得讓員工自己動起來的主管,會把6件事做好
讓員工積極投入工作,是許多主管追求的管理目標。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Livia Yang
摘要
  1. 讓每位員工都主動積極的參與工作,是很多管理者夢寐以求的管理目標。
  2. 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就得讓員工為自己工作,而非單純為公司打工。
  3. 本文分享6個方法,幫助管理者建立起一個支持、鼓勵和尊重個人貢獻的工作環境。

讓每位員工都主動積極的參與工作,我相信這是很多管理者夢寐以求的管理目標,因此不斷尋求更好的激勵方式,讓團隊達到這種狀態。

但很多管理者在領導團隊時,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激勵員工最好的方式就是升職加薪。事實上,物質激勵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想要讓員工全心投入工作中,幫員工找到自我價值更重要。

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他的書籍《寶貴的人生建議》中,其中一條特別觸動我:「工作是為了成就自己,而不是為了利益。」這個深刻的道理,啟發了我在管理上的核心信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一直認為,好的管理有一個標準,就是「讓員工為自己工作,而非單純為公司打工」。

在物質豐富的年代,需要激發員工的生命力和創造性。員工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還有精神上的富足。

為了實現「員工的自我價值認可」這一目標,我認為管理者有兩個關鍵的調整是必要的。

首先,管理者應該少分析公司的得失,並多加關注員工的個人成長和發展。這種以員工為中心的管理方法,更能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促使他們在工作中不斷進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帶領團隊時,我會非常明確的告訴他們,我並不期待他們會在公司待一輩子。但,我的任務是在共事的這段時間,必須一起做出有價值的事、必須比入職時更優秀,任何人離開時,是因為做出了成績,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如果只是一味的綁住員工,要求他們無私付出,害怕他們離職,我覺得不符合人性,也無法長期維持。倒不如幫助員工成長,並努力讓公司有更大的晉升空間,以符合更優秀的他們。

下屬工作delay,你怎麼溝通?

舉個例子,我們有一位行銷策劃同事表示希望拓展自己的能力,嘗試參與影片的編導和文案工作。我非常支持她,公司配合她拍攝了大量素材。然而,當影片即將發布時,她卻一再拖延交付,這時我可以從2個不同角度來與她溝通:

1.從公司角度

「你這樣破壞了公司的規則,影響了團隊的進度,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如果我跟她分析對公司的得失,可能當下有些效果,但3天後,她還是會繼續拖延,甚至可能還感到自己吃力不討好。

2.從員工角度

「你沒有按時交付,對公司來說,只是損失幾部片的事情,但是對你的職業發展來說,它卻是一個從行銷策劃跨足到自媒體的轉折點。」

我去跟她分析對她個人的得失,從職涯方向來提醒,將選擇權交還給她。

如果你是這位員工,你覺得哪個溝通角度更能夠激發你的思考,引發你的工作自主性呢?我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二種。

因此,我們無法透過公司的得失去倒逼員工的成長,而是透過幫助員工釐清、實現個人目標,反過來影響公司正向成長。

其次,管理者應該少對員工灌輸目標,而是多多肯定他們的付出和成就。我們不需要每天不斷的激勵員工,告訴他們要做到什麼程度。管理者應經常關注、讚揚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這不僅能加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還能讓他們相信,他們是在為自己而工作。

舉個例子,我曾在會議上看到一位員工打瞌睡,有位主管當場質問他為什麼開會還打瞌睡,這種做法不僅讓該員工尷尬,也破壞了會議的氛圍。然而,該主管突然話鋒一轉,接著用關心的口氣問道:「是不是昨天晚上加班太晚了?」這種關注員工個人狀況的做法更有效,也能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信任關係。

好的管理就是用員工樂於接受的方式實現企業的目標

除了調整溝通的方式,還有更多方法能幫助管理者建立積極的工作環境,例如:

  1. 建立正向的工作文化: 創造支持、鼓勵、尊重個人努力和貢獻的工作文化,這需要公平的獎勵制度、開放的溝通管道,以及支持員工在工作中提出新想法和解決方案的風氣。

  2. 提供持續學習和發展機會: 讓員工透過持續學習,提高技能和專業知識,進而提升投入工作的程度,以及工作品質。企業可以善用培訓課程、工作坊、專業認證等方式,提供員工進修的機會。

  3. 鼓勵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 賦予員工足夠的自主權和責任,讓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激勵。這需要你設定清晰的目標,並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並給予他們達成目標的自由空間。

  4. 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 強調團隊合作和互助,能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信任和共享。創造一個開放、支持和尊重的團隊文化,能激勵員工彼此學習、共同成長。

  5. 定期提供回饋和指導: 這對於員工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不僅能幫助員工了解自己的優勢和需改進之處,還能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支持。

  6. 創造有意義的工作內容: 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對於企業及社會的貢獻是非常重要的。與企業價值觀和使命相關的工作內容,能激發出員工的動力和使命感。

要讓員工更積極投入工作,並為自己奮鬥,管理者需要建立一個支持、鼓勵和尊重個人努力和貢獻的工作環境。

管理者必須記住:當你讓員工相信他們是在為自己工作時,他們將會更投入、更有動力的追求共同的目標,這對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也會為員工的個人職涯帶來長遠的幫助。

*本文獲「Livia Yang」授權轉載,原文:【菜鳥主管成長日記】如何讓員工為他自己工作,而不是給公司打工?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管理 員工 主管 領導 職場
菜鳥主管成長日記
菜鳥主管成長日記
楊忻言
展開箭頭

楊忻言 Livia
「每一個領導者,都曾是新手。勇於突破自我,成就卓越管理。」

從實戰中成長起來的領導力導師, 患了不突破自己就焦慮的病。

26歲獨自前往中國,硬著頭皮接下主管職的挑戰;
28歲空降上市公司,晉升為事業部副總經理,每天忙得焦頭爛額;
30歲放棄高薪創業,致力為女性創業者服務,開啟不被定義的斜槓生活。

  • 0到1成功孵化多個產品,業績破新台幣1.3億。
  • 服務超過50個國際和中國本土品牌。 
  • 兩岸產業數字化顧問、品牌行銷顧問。

熱愛分享領導經驗和職場智慧,幫助新手主管快速成長,提升領導力,並實現職場上的卓越成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