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賴清德接受彭博商周專訪:半導體是台灣優勢 也是責任

1.賴清德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獨家專訪,談及對於台積電擴大投資以及兩岸情勢的看法。
2.賴清德認為台積電研發基地在台灣,所以擴大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投資是台灣經濟實力的擴大,半導體是台灣優勢,也是責任。
3.兩岸情勢緊張的問題在於中國,在中國有併吞台灣傾向的狀況下,台灣須加強軍事能力,與民主國家並肩作戰。維持台海穩定符合各國利益,是世界議題。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編輯Joel Weber獨家專訪表示,他若當選,會正面看待台積電擴大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投資,因為「台灣有責任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以下摘錄自彭博這次訪談的節選內容:
問:如果美國希望台積電在美國生產更多晶片的話,您會阻止嗎?
答:因為半導體產業不是只有一兩家工廠而已,而是整個ecosystem,是一個生態系。台積電的研發、先進製程的製造,都在台灣,它的基地還是在台灣,所以台積電到美國或是其他國家,我會認為這是台灣經濟實力的擴大,而且這也是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一部分,我們會正面看待這些事情。
問:我們都知道半導體跟電子生產是台灣經濟非常重要的支柱,您若當選,卸任時台灣經濟會是怎樣?
答: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贏得國際社會的重視,但其實半導體產業是建立在合作上面的。好比在台灣是IC設計、IC製造,還有封裝測試等等製造為主,但是設備是來自美國、日本、荷蘭,所以基本上半導體產業,是民主國家共同合作的一項產業。
當然台灣的半導體先進製程佔全世界百分之90以上,這個是台灣的優勢,也是台灣的責任,台灣有責任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問:兩岸關係錯綜複雜,您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看法如何?
答:我們不想成為敵人,我們可以當朋友。我們很希望看到中國像我們一樣享有民主和自由。只要有平等和尊嚴,我們的大門就永遠敞開。我們願與中方合作,促進和平與繁榮。不過在中國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之前,我們必須加強軍事能力,與民主國家並肩作戰,以有效遏制來自中國的威脅,確保印太地區的穩定。 我認為,中國有吞併台灣的傾向 —— 除了習近平,也許中國下一任領導人也會這樣做,我們的責任是展現我們保衛國家的決心,以及確保區域穩定。
問:台灣人民是否想要正式的獨立?您個人是否想要正式的獨立?
答:我們必須要根據事實,我所謂的務實,就是根據事實。這個事實就是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且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沒有必要另外宣布獨立。
問:如果與中國的情勢升溫,您有多少信心美國會協助台灣?
答:美國是台灣的好朋友,不管是在政治、經濟,還有人權、社會制度方面,都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夥伴。目前兩岸情勢的緊張,問題不在台灣,而是在中國。在這種狀況之下,國際社會勢必要優先管理中國挑起兩岸情勢緊張的種種作為。因為台灣的安全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維持台海或印太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
問:如果您當選,您希望達到的最大成就是什麼?
答:第一,作為國家的領導人,當然就是要讓國家持續進步,然後造福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當我的總統任期結束後,如果能夠讓人民認為我是一個好總統,有以人民的利益為優先的一位總統,我相信那就是我最好的成就。我當總統一定是以國家為優先,以人民的生活為重,然後如果能夠在印太的關鍵位置上,發揮穩定台海和平穩定造福全世界,我相信我會很高興,我能夠完成這些事情。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劉怡廷
商周大調查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