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加州恐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竟不用限水!花6年從根基打造「耐旱之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加州恐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竟不用限水!花6年從根基打造「耐旱之城」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台灣大轉骨-與永續者同行
台灣大轉骨-與永續者同行

國際 | 全球話題

加州恐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竟不用限水!花6年從根基打造「耐旱之城」

加州恐迎來史上最嚴重乾旱,竟不用限水!花6年從根基打造「耐旱之城」
加州第一大城洛杉磯。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1/06/09
摘要

1. 加州經歷長達7年的乾旱,好不容易脫離乾旱2年,今年將再次迎來史上最嚴重的乾旱。

2. 好消息是,2015年加州頒布史上第一個限水令後,許多加州人已經把「節水」內化成生活方式,後幾年人均用水量比2013年少16%。

3. 替南加州1,900萬人供水的大都會水區自1990年將儲水容量擴增13倍,今年達到歷史上最高的儲存水平,足以滿足洛杉磯地區1,200萬家戶需求。

台灣梅雨季終於到來,台灣人體會到「久旱逢甘霖」的喜悅。限水當下讓人意識到水這個平凡資源有多珍貴,但隨雨水落下,台灣政府或人民的危機感是否也快速沖刷流失?從「抗旱老手」加州的身上,我們應該學到:預防,是最重要的事。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加州好不容易脫離乾旱2年,今年將再次迎來史上最嚴重的乾旱之一。2011到2019年,加州承受長達7年的乾旱,直到前幾年經歷雨水較豐沛的年份,官方才宣布乾旱解除。

但目前,加州1,500個水庫水平比一年中應該處於的水位還低50%,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已宣布該州58個郡中41個郡進入乾旱緊急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乾旱在加州很常見,因為加州是地中海型氣候,本來潮濕和乾燥年分就會交替出現,但氣候變遷正把這種自然循環變成災難。加州各地氣溫越來越熱,例如2020年,洛杉磯郡一地曾偵測到史上最高氣溫攝氏49.4度,高溫導致水庫的水加速蒸散,也導致加州3成供水都依賴的內華達山脈積雪加速融化。

從加州的例子,可以看到嚴重乾旱的影響擴及生活各層面。鮭魚、淡水漁業都需要水庫的水,農夫需要水灌溉作物;2014到2016年,乾旱使50萬英畝農田荒廢、2萬人因此失業。

在加州,缺水還會影響供電。假使加州最重要的水庫奧羅維爾湖(Lake Oroville)水位達史上新低、低於195公尺——很有可能於今年8月底發生——加州政府將被迫史上第二次關閉一個主要發電廠,使電網供電吃緊並造成停電。

除此之外,缺水更會加劇野火問題,嚴重會造成人命傷亡。2018年,85人死於野火;2020年,16人因此喪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抗旱老手加州如何應對?「把節水變成生活方式」是最重要收穫

加州已經積累數十年的抗旱經驗,面對可能成為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它是否有備而來?好消息是,經過上一次長達數年的慘痛經驗,刻在心中的創傷使許多加州人已經把「節水」內化成生活方式;壞消息是,地下水管理、廢水回收等政策創新速度仍慢,趕不上氣候惡化的腳步。

非營利組織Cal Matters報導,前幾年雨水豐沛,但加州都市地區的人並未回歸舊有奢侈的用水習慣,這源自乾旱時期加州政府和人民共同培養出的用水態度。

2015年,當時乾旱達到危機臨界點,時任加州州長頒布該州史上第一個限水令,要求各大城市減少25%的都市用水量。當時狀況可說是相當緊張,住戶會用手機app通報鄰居過度掃灑草坪,城市派駐「水警」監督執法。

但這也讓人民確實學會節水,民眾則響應政策後,主動減少淋浴時間、盡量少澆或不澆草坪等,使2015年的都市民生用水大幅減少24%。2016年,加州政府更進一步頒布一項行政命令草案「讓節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Making Water Conservation a Way of Life),建議民眾可找出並修補管線的漏水處、減少戶外灌溉用水、以及節約家戶用水。

之後,人均用水量雖然還是稍微回升,但依舊比2013年少用16%的水。一些「加州做法」有如「報復式」節水,例如高爾夫球場挖出非賽區的草坪,改種耐旱植物,並用回收水澆灌植物。

從根基打造具耐旱韌性的城市

一些原本被認為所費不貲的節水策略,也為加州採用,要從根基打造耐旱的城市。例如,舊金山於2015年通過一項推動新建物施行廢水回收的法案,要求平面面積超過702坪的大型新建物必須建立灰水、雨水等廢水回收系統。

所謂的「灰水」,指的是從浴缸、洗衣機和水槽所蒐集到的水,其實是城市中最豐沛的在地水資源,卻完全被視為污水,實際上雖然不能作為飲用水,但能用來沖馬桶、灌溉等非飲用水用途。非營利網站眼底城事報導,在地廢水回收系統將使家戶省水最高達25%,商用大樓更可高達75%,累積起來相當可觀。

舊金山政府也以身作則,掌管水利、供水的舊金山公共設施委員會的新大樓,當時率先採用一套廢水回收系統,每天回收5千加侖廢水,大樓中的馬桶用水100%來自回收廢水,大樓外的植栽則成為天然的濾水系統,每年能過濾、儲存超過25萬加侖的雨水,使其比相同規模的建物省下了60%的水。

加州也未雨綢繆,投資儲水設施和政策,水越存越多,儲水量破紀錄,因此即便這次即將面臨嚴重乾旱,原本就缺水的南加州竟然預計不會限水。

加州水資源大多位於北部,但稠密的人口位於南部,因此需要「北水南調」。替南加州1,900萬人供水的大都會水區(Metropolitan Water District)表示,自1990年以來,他們將其總存儲容量擴增13倍,包括鑽石谷湖和內陸支線管道,這些基礎設施可以將多餘的水快速儲存在當地水庫中。

大都會水區與加州各地水務機構合作,以進行地下水補注和交換,也與科羅拉多河沿岸的合作夥伴攜手,制定了一項稱為「故意創造盈餘」的米德湖儲水計劃。

這些積極的儲水措施讓加州一些地方能夠安然度過乾旱,大都會水區執行長屋帕德耶(Deven Upadhyay)說:「我們今年達到歷史上最高的儲存水平」,足以滿足洛杉磯地區1,200萬家戶需求。

改變趕不上氣候變遷?

不過,加州並非所有抗旱手段都完美無瑕,例如,加州雖然於2014年通過《地下水管理法》,要求社區監測並保護地下水流域,但還需要多年才會全面實施,目前加州含水層已經被過度抽取、土地下沉。

除此之外,許多加州農民因為有利可圖,加大使用「新」水種植高毛利、高用水量的杏仁樹。當經濟和用水相撞,政府如何取捨,成為需要思考的焦點。

對台灣來說,最需要注意的或許是「記取教訓」;台灣擁有世界平均2.5倍的豐富降雨量,旱季一過,人們可能馬上就忘記缺水的痛苦。

一本1952年小說《伊甸之東》(East of Eden)裡頭生動描繪過往加州人的類似情緒:「從來沒有例外,在乾燥年,人們忘了豐饒的年;在潮濕的年,人們失去對乾燥年的記憶。總是這樣。」而加州的經驗告訴我們:再怎麼預防,也不嫌多。(🍀延伸閱讀:商周ESG與永續者同行

參考來源:APThe GuardianCalMattersPPIC眼底城事

核稿編輯:林易萱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限水 ESG 乾旱 節水 加州 洛杉磯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