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從此不用看酒標,反正也看不懂!這個App把品味變數據,30秒找出你的愛酒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從此不用看酒標,反正也看不懂!這個App把品味變數據,30秒找出你的愛酒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從此不用看酒標,反正也看不懂!這個App把品味變數據,30秒找出你的愛酒

從此不用看酒標,反正也看不懂!這個App把品味變數據,30秒找出你的愛酒
「Tastry」創辦人兼執行長阿克塞爾森(Katerina Axelsson)。 (來源:Tastry AI)
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商周頭條 2021/06/09
摘要

1. 加州新創「Tastry」利用AI人工智慧和分析化學等方法,客觀分析葡萄酒的成分與化學反應。

2. 公司推出名為「BottleBird」的App,能把產品與用戶的個人化喜好配對,快速找出顧客喜歡的酒。

3. 「Tastry」擁有豐富的酒類資料庫,並知曉消費者偏好,能幫助釀酒廠更有效率製造出適合消費市場的葡萄酒。

能幫助釀酒師,做出完美口味之酒的「AI」系統,將要從科技大國美國,進攻品味之都歐洲。

加州新創Tastry,利用AI人工智慧和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技術,預測消費者對紅酒、香味或酒精等感官產品的反應,推薦給用戶的酒類準確度高達9成,公司也與釀酒商合作製酒。

用戶在「BottleBird」App上完成喜好味道調查後,能夠設定價格和地點,選擇甜味、酒精濃度等元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創辦人兼執行長阿克塞爾森(Katerina Axelsson)在2014年創立Tastry,今年名列於全球35歲以下年輕人「50 Next」技術顛覆者類(Tech Disruptors)榜單。Tastry經過被譽為專門打造世界廚藝精英的西班牙巴斯克烹飪中心(Basque Culinary Center)認證,能利用科技帶來飲食變革。

用AI把葡萄酒口味「數據化」

阿克塞爾森的創業靈感,源自於就讀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化學系期間,她在加州一間釀酒工廠打工,並注意到同一批製造出來的酒會被裝入不同酒瓶中、貼上不同標籤,甚至品酒師會給予不同分數。「明明是相同的酒,卻獲得不同評價。消費者何以依靠這樣主觀的標準?」她對此感到疑惑。

品酒因人而異,要如何解決這項難題?阿克塞爾森靈光乍現,並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利用科學技術分析酒的風味、香味、質地和顏色。」利用AI技術,電腦能分析上千種成分如何互相產生化學反應,為愛酒人創造一套客觀評判的系統。

2019年,公司乘勢推出名為「BottleBird」的App,能把產品與用戶的個人化喜好配對。蘑菇、菸草、黑咖啡、香蕉、醋...用戶只要花30秒完成喜好口味調查,App就直接找出適合你的葡萄酒!甚至可以進一步過濾需求,包含酒的價格、品種、適用場合,或推薦你餐酒該如何搭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釀酒師不用再「賭博」

Tastry也與釀酒師合作,讓製酒更有效率。一直以來,釀酒就跟賭博一樣,釀酒師得嘗試混和不同成分,一賭產品在市場反應如何。如今則有望能翻轉這場賭局。

單是在2019年,Tastry資料庫就加入了1.5萬種葡萄酒。Tastry的合作夥伴——加州最大葡萄酒製造商之一的O'Neill Vintners and Distillers,會混和超過30個不同酒桶,並製造出混釀酒。Tastry告訴他們要使用哪些酒桶,才能做出消費者喜愛的葡萄酒,讓過程更有效率。「Tastry的技術無法取代釀酒團隊,但是他們的資料庫真的非常豐富。」O'Neill Vintners and Distillers讚賞道。

執行長阿克塞爾森也計劃跟中小型釀酒廠合作,一邊豐富資料庫,一邊豐富使用者選擇。而不只葡萄酒,Tastry還計劃推出烈酒、啤酒和咖啡的服務,要把所有跟「品味」有關的飲料,都變成可被拆解分析的數據。

參考來源:CNNTastryThe Drinks BusinessWine BusinessIllinois News Today

核稿編輯:林易萱

警語: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風暴,您認為台灣企業最應優先採取的應對策略是?
1. 美國市場需求的變化與客戶反應
2.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分散風險
3.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差異化
4. 調整產品組合,例如成本、通路等
5. 爭取政府的協助與補貼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葡萄酒 Tastry 釀酒 BottleBird AI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