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歐美國家如英國、美國和加拿大都已經批准疫苗,準備開始全面施打,亞洲國家則以新加坡跑最快,將在本月底收到疫苗。
2.《日經亞洲評論》引述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法,稱台灣已向藥廠下單1千萬劑疫苗並支付訂金,預計2021年第2季可開放接種。
英國已於12月8日起,開放民眾接種美國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COVID-19疫苗;加拿大隔日也批准了同樣的疫苗,下週開始大規模接種;美國11日也批准「緊急使用授權」,眼看歐美國家紛紛開始接種疫苗,何時輪到亞洲國家呢?
《日經亞洲評論》分析,亞洲國家能多快打到疫苗,取決這5件事。
第一,當地政府批准疫苗的時程;第二,誰提供疫苗?也就是各國的疫苗來源;第三,當地的供應鏈準備好了嗎?例如裝疫苗的小玻璃瓶有沒有短缺之虞;第四,醫院準備好了嗎?大型醫院或有足夠的冷凍設備,小型醫院則未必。最後,是中國的疫苗生產進度,中國已承諾和亞洲鄰國分享疫苗。
根據《亞洲新聞台》(CNA),自疫情大流行初期,新加坡政府就默默在幕後部署,以確保能獲得疫苗。他們很早就與製藥公司接觸,親身了解科學知識,該國政府也與輝瑞、莫德納(Moderna)等公司簽署預購協議,提前支付首期款項。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和疫苗開發公司合作,吸引這些公司在國內建立疫苗生產力,防治全球供應鏈被破壞。該國政府多管齊下,確保新加坡在各國排隊等疫苗時,不會落於人後。
同時,新加坡也爭取成為東南亞區的主要疫苗物流中心,也已經有藥廠看準當地供電等基礎建設完善,建立疫苗冷藏庫。其中一間在新加坡設立疫苗冷藏中心的企業裕利醫藥(Zuellig Pharma)發言人范莫科特(Tom Vanmolkot)接受《BBC》訪問表示,新加坡的電力供應穩定,因此在冷凍疫苗上沒有太大問題。
目前,輝瑞已於10月20日在日本展開小規模試驗,至於另一款由英國、瑞典合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的疫苗,則在8月時就開始在日本進行試驗,可望獲得日本核准使用疫苗,通常這類批准程序需要1年時間,但PMDA表明此為緊急狀態,因為日本希望趕在2021年7月23日奧運登場前,讓民眾都能接種疫苗。
他表示台灣已向藥廠下單1千萬劑疫苗並支付訂金,預計2021年第2季可開放接種。另外台灣也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流行病應對創新聯盟(CEPI)共同領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採購逾400萬劑疫苗。
《CNBC》報導,中國已向一些發展中國家授與其疫苗的優先使用權,《CNN》也指出,中國官方已經選定了深圳國際機場,作為中國向世界各國配送疫苗的基地,現已在機場內打造多個冷藏庫,並由專業防控人員進駐。
經濟學人智庫的分析師佩吉賈特(Imogen Page-Jarrett)告訴《CNBC》,中國主動提供疫苗不完全是利他的,他們可能會藉此對這些國家施加壓力,以支持北京的商業和政治利益。「疫苗可能是中國擴大影響力和軟實力的手段。」他說。
(參考來源:Reuters、Nikkei Asia Review、BBC、CNA、CNN、CNBC)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