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現在僅1%...極端高溫將讓世界20%土地變沙漠!你我有生之年將見證「氣候難民大遷徙」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現在僅1%...極端高溫將讓世界20%土地變沙漠!你我有生之年將見證「氣候難民大遷徙」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現在僅1%...極端高溫將讓世界20%土地變沙漠!你我有生之年將見證「氣候難民大遷徙」

現在僅1%...極端高溫將讓世界20%土地變沙漠!你我有生之年將見證「氣候難民大遷徙」
疫情封城雖促進生態復甦,卻逆轉不了地球暖化,2020年各地氣溫紛紛創新高。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07/27
摘要

1. 封城逆轉不了氣候暖化,各地都出現極端高溫,科學家預測,2020年有75%的機率會打破紀錄,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2. 紐約時報指出,2070年,全球將有2成土地變沙漠,讓中美洲、蘇丹、湄公河三角洲數百萬居民淪為「氣候難民」。

3. 數以百萬龐大的移民人潮,將造成世界人口重分配,也衍生氣候變遷國都市人口爆炸、已開發國家該如何接納氣候難民的長期問題。

疫情間經濟活動停擺,世界各地出現水域變清澈、空氣汙染降低、保育動物現蹤等生態復甦現象,短短幾個月讓人眼見為憑:人類的活動,對環境影響有多大。

然而,封城顯然逆轉不了氣候暖化。各地都出現極端高溫,7月26日,過去氣溫通常只有5到8度的挪威北極圈的斯瓦巴(Svalbard)群島氣溫創下歷史新高,達21.7度;台北市7月24日氣溫飆到124年來最高溫39.7度。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預測,2020年有75%的機率會打破測量以來的紀錄,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科學家警告,敲響警鐘的是,今年並非聖嬰年,氣溫卻高得異常,顯示人類需要採取更深層、更長期的氣候應變措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時示警:50年內世界20%土地變「撒哈拉」,數百萬人淪氣候難民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釋出長期追蹤報導,目前像撒哈拉沙漠這種幾乎不能住人的「炎熱區域」佔世界面積1%,到2070年,這些區域將擴張為19%。在未來50年,氣溫飆升的速度將超越過去6千年氣溫上升的速度。

那些地方炎熱的程度,《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指出,就算再健康的人,待在戶外數小時也會死亡。

這些地區橫跨中美洲、蘇丹、湄公河三角洲--數百萬人現在稱為家的地方,他們即將、或是正在面臨殘忍的二選一:離開、或死亡。《紐約時報》指出,這些氣候難民一旦被迫離開家鄉,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全球移民潮。

而大遷徙早已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年,中美洲瓜地馬拉的農夫喬治(Jorge A.)發現土地正在跟他作對。整整5年沒有下雨,好不容易天降甘霖,他趕緊把最後一把玉米種子埋進土裡,心裡再度萌生希望。然後,洪水來了,他在及胸的水裡徒勞地翻找可以給自己和家人果腹的玉米。他下了絕望的賭注,把他、妻子、3個孩子住的鐵皮小屋賣了,預付1,500美元的秋葵種子。雨又停了。終於,喬治知道他必須帶家人離開,3天後,只帶著輕便後背包,他們離開了這個養不活他們的家鄉。

世界各地許多人像喬治一家一樣,因為乾旱、洪水或是海平面上升,紛紛逃離。世界銀行(World Bank)指出,超過800萬南亞居民已前往中東、歐洲和南美;非洲薩赫勒(Sahel)地區數百萬農村人口也正在湧向沿海和都市。

氣候移民造成世界人口重分配,已開發國家行動成重點

數以百萬這麼龐大的移民人潮,將造成世界人口重分配。以中美洲來說,如果最壞的氣候情況發生,超過3,000萬移民將在未來30年前往美國邊境。

大量的氣候難民,將如何影響世界人口版圖?又會如何影響世界情勢?

《紐約時報》指出,氣候難民有兩個遷徙階段,稱為「逐步移民」。首先,他們會前往國內的大城鎮或都市,因為需要面對的改變較小。一旦國內都市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才會決定承擔文化與政治的風險,前往其他國家。

以中美洲薩爾瓦多的咖啡農考特茲(Cortez)來說,農作物因氣候減少7成後,她首先決定前往附近阿瓦查潘省(Ahuachapán)的城市,直到當地的黑幫把她的丈夫殺掉以後,她才決定前往美國德州討生活。

這造成,被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國家中,氣候難民將大量移入都市。然而,都市基礎設施、資源和服務不足,容納不了這麼多外來人口,導致移民聚集在「都市貧民窟」中,進而催生混亂與極端主義。世界銀行預估,未來10年,10位都市居民中,就有4位住在貧民窟裡。聯合國也警告,被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國家很可能在國家陷入戰爭時倒台。

但氣候難民移往已開發國家同樣也造成困境。以世界強國美國來說,在川普政府治理下,反覆重申反移民的保護主義。2018年,美國拒絕加入其他164個國家、簽署全球移民公約--第一個肯認氣候變遷是造成移民行為的協議。如同美國這樣的反移民行動將讓這些氣候難民被迫滯留在自己的國家,忍受資源不足導致的窮困。

另一些國家則把移民視為機會,例如墨西哥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承諾移民將獲得工作許可和臨時工作,藉此致力向世界展示,墨西哥是美國「圍牆」外的良好替代選項。然而,現在墨西哥國內也開始出現反對聲浪,認為移民是「經濟寄生蟲」。

《紐約時報》評論,疫情測試了各國如何處理危機,而氣候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移民問題,將會是另一次更大規模、風險也更高的考驗。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

已開發國家的行動將是關鍵。美國和其他富裕國家可以資助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幫助他們把農業和水利基礎設施現代化。例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U.N. World Food Programme)在薩爾瓦多建造灌溉溫室,已大大減少了農作物的損失並提高農民收入。這雖然無法逆轉氣候變遷,但可以替這些脆弱的人群爭取到一些時間。

(參考來源:The 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

核稿編輯:林易萱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風暴,您認為台灣企業最應優先採取的應對策略是?
1. 美國市場需求的變化與客戶反應
2.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分散風險
3.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差異化
4. 調整產品組合,例如成本、通路等
5. 爭取政府的協助與補貼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移民 全球暖化 氣溫 氣候變遷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