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泰國重新開國際旅遊以後,將與旅遊業者合作,鎖定曾造訪海島豪華渡假村的遊客,首先主動邀請他們前來旅遊。
2. 泰國飯店業者替疫後新觀光做準備,提供全面消毒、無縫乾淨專車接送、客房內體驗活動等服務。
3. 泰國去年遊客人數達3,900萬破紀錄,疫情後人數一度歸零,卻給了泰國反思過度觀光所造成的破壞。
(2022年9月29日更新)泰國政府23日宣佈,從10月1日起取消因為COVID-19疫情而實施的2年半緊急狀態,且10月起旅客進入泰國不再需要出示完整接種疫苗的證明或是檢測結果,輕症或無症狀的COVID-19患者不再需要自我隔離,等於恢復疫情前的狀態。
此外,泰國政府公告,10月起將COVID-19從「危險性傳染病」(dangerous communicable disease)降級為和流行性感冒、瘧疾和登革熱同等級的「受到監控的傳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 under surveillance)。
COVID-19疫情前,曼谷連續4年蟬聯全球最多人造訪的城市。2019年,泰國總遊客人次更達到3,900萬,創史上新高。過去,支撐著泰國經濟的旅遊業,在遇上疫情、國際觀光停擺之際,採取哪些策略振興國內旅遊?以下是2020年專題報導。
泰國是世界上最多人前往旅遊的國家之一,但在不遠的將來,遊客如織的場景將暫時看不到了,因為泰國決定先不開放大量旅遊團和背包客回來,而是主動邀請高消費力的「有錢人」來度假。
這就是泰國的旅遊業復甦策略。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長Phiphat Ratchakitprakarn表示,除了商務客和取得申請的醫療旅遊以外,國境重啟後,泰國政府將會與旅遊業合作,鎖定那些注重隱私與健康的高消費力人口--尤其是以前就曾經造訪普吉島、蘇美島上面豪華渡假村的人--主動邀請他們前來旅遊。
這些遊客要選一個島上住宿,並且待上至少14天。14天內,他們可以自由在島上行動,14天後,他們可以回家或前往泰國其他地方。Phiphat說明這樣設計的考量是,一個人住在舒服的奢華飯店裡,要他待上長時間,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
瞄準海島渡假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渡假村的別墅「與世隔離」,有先天防疫優勢。《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日後在高端飯店市場,像醫院一樣乾淨的衛生品質、次數減少改採預約訂製的專人服務,將不再是加分項,而是必備的服務內涵。
泰國飯店業者紛紛開始大改造。曼谷奢華飯店集團瑰麗(Rosewood)向來提供「無縫」體驗,顧客一到機場,就有專車接送到飯店。以後,顧客一進車就會看到紙條,說明車內已經仔細消毒。瑰麗飯店經理哈蘭德表示:「服務將會更無痕、更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更少需要用手碰觸的地方。」
都喜天闕(Dusit)則準備了「歸來計畫」,顧客將拿到一個「個人防護包」,裡頭致贈手部清潔劑、口罩和手套;並增加把在地食物、手工藝素材送到門前的客房服務,讓顧客在房內就可以體驗活動。
泰國房地產龍頭尚思瑞(Sansiri)在未來計畫開設的飯店裡,也將規劃更多日照可以曬到的區域和花園、加大公共區域,顧客進入飯店時,將給予消毒劑清潔腳底。
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數(Global Destination Cities Index)調查發現,曼谷連續4年蟬聯全球最多人造訪的城市。去年,泰國總遊客人次更達到3,900萬,創史上新高。
繼中國爆發疫情後,泰國是第一個出現確診病例、也是第一波封城的國家。關閉國境以後,4月更前所未見出現國際遊客數歸零。泰國旅遊局預估,今年遊客數將只有1,600萬,許多旅遊業者更認為,有1,000萬就要偷笑了。旅遊業對泰國經濟貢獻極大,去年佔GDP 18%,Phiphat表示,今年預計將只佔6%。
目前,隨著國內解封,泰國試圖振興國內旅遊,然而,泰國人消費力較低,許多海島飯店業者寧願繼續關閉,直到國際旅遊解封、足以支撐金流以後再重啟。因憂慮疫情,泰國公共衛生部(DDC)調查,也仍有51%的人認同入境旅遊應該維持延到10月。
不過,旅遊停擺替泰國帶來的好處是,有機會反思觀光過度發展帶來的破壞。去年遊客數創新高,也造成普吉島和芭達雅海灘人滿為患,引起對旅遊局全力衝人流的批評。
而現在,Phiphat提及,海龜回到海灘產卵、亞馬遜海豚跟漁夫嬉戲、水牛也來到岸邊覓食:「現在就是重新規劃旅遊產業樣貌的大好時機。」而這次泰國首先主攻少量高端旅遊,就是他們的起點。
(參考來源:Bloomberg、Bangkok Post、Financial Times)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