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復工難!沒了中國,全球製造業如何運轉?3大觀察重點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復工難!沒了中國,全球製造業如何運轉?3大觀察重點

復工難!沒了中國,全球製造業如何運轉?3大觀察重點
(攝影者:駱裕隆)
撰文者:吳中傑
3分鐘頭條 2020.02.10
摘要

1. 2月10日原本是中國多數省市開工的日子,但武漢肺炎疫情仍舊不樂觀,119家台灣企業宣布中國廠延後開工。
2. 全球製造業不論生產原料、零組件或是組裝,都難以與中國切割。中國的產線何時回神?企業能否轉單?有3個重要的觀察點。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球正在與中國一起經歷一場漫漫的復工路。

2月10號,原訂中國多數省市開工的日子,但隨疫情持續升溫,截至今天上午為止,中國已經有超過4萬名確診病例、908人死亡,超過SARS。許多中國龍頭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已經再度延後開工;而在中國設廠的台灣企業,也有119家宣布延後開工。

廣告

部分城市例如無錫、蘇州,甚至祭出「勸返令」,市政府發出公告,針對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等疫情重災區的人員,一律勸返。

即使已經可以開工的地方,如成都、上海、北京等地,業者也都須事先報備、取得核可。

「他(政府人員)會來稽核啦,看你到底有沒有符合(防疫)標準⋯⋯,其實我們也遇到問題啊,口罩不夠,只能全球調,唉。」一位在中國有多個生產據點的半導體廠副總經理表示。

當中國已是世界工廠,特別是多數科技產品的零組件、組裝都集中在中國時,復工與否,最直接的影響,是各大電子廠的營運,及全球電子供應鏈會否斷鏈。

廣告

目前,關於中國復工的觀察重點有三。

首先是「形式」以外的「實際」復工情形。

為了維穩,中國許多地區已在今天或更早前便開工,但真正的「眉角」在於開工後究竟回來了多少員工、恢復幾成生產力?

以電子五哥為例,目前分析師預估的復工率大都僅約5成,甚至如仁寶傳出其中國最大生產基地崑山廠將延至2月17日才公開(見下表)。

電子五哥各廠復工率最高僅達6成

鴻海:天風證券郭明錤預估,鄭州、深圳廠延遲至下週復工,
         估計前者復工率40%至60%,後者30%至50%
和碩:上海廠已復工;崑山廠可能延遲數日復工,復工率約
         40%至60%
廣達:上海松江廠復工率已約50%
仁寶:中國最大生產基地崑山廠傳延至2/17復工
英業達:預計2/10復工,復工率仍未知

整理:吳中傑 

「(缺工率)沒法評估啊,評估都騙你的!」一位蘋果的主力晶片廠副處長表示,這波疫情威力,猶如2008年金融海嘯,「可以生產的人少了一大堆啊,開工以後才能去找人組裝,(開工後)才只是剛開始而已。」

蘋果供應鏈高階主管透露,以往每逢過年後,勞工本來就會折損,要再招工,缺工率約為2成左右,他認為,今年因疫情爆發,缺工情況將更為嚴重,缺工率可能拉高至3到5成,初期產能利用率也只有原先的一半。

「我們比較擔心的就是勞工回來的比率,」廣發證券執行董事暨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蒲得宇表示,他們預估,各製造商的2月缺工率約在30%至40%,換句話說,「(各製造廠)大約會損失30%的生產力。」

其次是復工後,供應鏈多久才能恢復秩序?

此次引發疫情的冠狀病毒,特性是不耐熱,如2003年的SARS,便是到5月、6月後才逐漸消失。

目前,疫情的拐點還未出現。中國國泰君安證券預估,中國製造業從復工到全面復產,至少需要1到2個月的緩衝期。

先前記憶體廠華邦電子總經理詹東義也在法說會上表示,若疫情在2月底前控制得當,電子業才有可能從3月起慢慢恢復秩序。

外資美林證券預估,中國5G智慧型手機今年如果出貨量每減少10%,聯發科、穩懋今年每股純益將少1.3%,大立光少1%;如果中國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最悲觀、減少4成,則聯發科、穩懋今年每股純益可能少約5%。

最後是,轉單真的轉得動嗎?

先前蘋果執行長庫克一口氣將中國42家門市與線上購物關閉到2月15日,除了避免人群聚集、疫情擴散,其實也是讓蘋果產品的銷量降低,給工廠足夠時間恢復產能。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業的轉單並非易事。

一位記憶體廠財務主管表示,轉單有許多思考層次。首先是2月10日若中國半導體廠的財務、業務等人員順利復工,確認庫存與出貨可否順暢後,西方客戶才能評估是否轉單;再則是許多非標準品的特殊規格零組件,其他廠商未必有庫存,若重新生產,其實也緩不濟急。「特殊規格的(零組件),訂了,開始做,等到我們做出來,大陸也復工了。」

「變成卡在這裡,大家也都不知道,到底要很aggressive(積極)去動作(指搶單、迎接轉單),還是怎麼辦?」前述半導體廠副總經理表示。

目前有較明確轉單效益的,多是產品與產線認證時間較短的傳統產業,如工具機業、紡織業等等。

從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到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個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一再提醒全球製造業都該認真思考,沒有了中國的世界,究竟該如何運轉?

責任編輯:林思妍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製造業 台商 復工 斷鏈 中國封城
3分鐘頭條
3分鐘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全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那麼多,但你能閱讀的時間卻剩下那麼少。如果每天只看「一則新聞」,哪一則最值得你關注?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推出「3分鐘頭條」專欄,每週一到週五,天天為你挑選一則重大新聞,並用3~5個問題,帶你看懂背後的來龍去脈,學會新的知識。

每天3分鐘,把你對世界的理解,每天往前推進一步!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