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個打過大聯盟的老將居然要被第三次「新人選秀」,這就是荒謬的台灣職棒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一個打過大聯盟的老將居然要被第三次「新人選秀」,這就是荒謬的台灣職棒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一個打過大聯盟的老將居然要被第三次「新人選秀」,這就是荒謬的台灣職棒

一個打過大聯盟的老將居然要被第三次「新人選秀」,這就是荒謬的台灣職棒
圖片來源:boomer-44@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奇波迪斯
鍵盤打擊手 2015/06/10

本月底,國內中華職棒將舉行季中選秀,第一位先有中華職棒經驗後,又升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台灣左投手倪福德即將投入選秀,有趣的是,這已經是他第3次在這個聯盟被選秀了。

正常來說職業聯盟的選秀,所選的是沒有職棒經驗的業餘球員,而中華職棒的選秀,以今年為例,可能報名的球員除了有像在21U世界棒球大賽中打出身價的王柏融、宋家豪等業餘新秀之外,還有所謂的「海歸派」像是具有美國大聯盟資歷的倪福德、林哲瑄等人。

先談兩件中華職棒非常偏向資方市場的荒謬事,第一,有大聯盟經驗的球員返回中職還要跟業餘菜鳥一起選秀,這就好像在美國上市櫃公司的CEO回台灣找工作,竟然要跟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起集體面試一樣可笑。理由是因為台灣老闆們約好了,為了怕彼此競價,所以你就來跟大家一起參加幾間公司一起的聯合集體面試吧。(註:雖然現中職有優秀球員可自由簽約條例,但適用的情況太少,此處暫不列入討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正常職業球員一般簽約時都會有一筆「簽約金」,而中職有一條獨步於全球職業聯盟的規定就是「一個球員一生只能領一次簽約金」。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天王建民返回中華職棒的時候,不管跟台灣任何一隊簽約都沒有簽約金,因為「洋基隊付過王建民簽約金了」。雖然王建民不領這個簽約金大概沒什麼關係,但一些當年僅拿5萬美元就出國的球員,因為這條「別人給付過你這個錢了,所以我不付」的規定而沒有所謂的簽約金(通常約100萬起跳),實在很荒唐。

回到倪福德本身的為什麼將要被中華職棒選秀3次,其實也跟資方說話比較大聲有關。同一個球員多次參加同一個聯盟選秀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只是通常分兩種狀況,第一種就是球員參加選秀但都未受任何球隊青睞,只好明年再來;另一種情況就像日本讀賣巨人隊的外野手長野久義,因為他個人強烈意願只想加入讀賣巨人隊,所以連續兩年被其他隊選中都不願意簽約,直到第3年才得以如願。

但倪福德的CASE與這兩種正常情況卻都迥然而異,2005年中華職棒代訓選秀會,當時尚未解散的中信鯨隊以第一輪第3順位選中了倪福德。2008年,中信鯨隊因受假球案的影響而解散,同時解散的還有被黑道介入的米迪亞暴龍。所以聯盟舉辦所謂的「特別選秀」,讓各隊依照前一年戰績輪流挑選這些因球隊解散而無合約在身的球員。

其實這已經是相當不合常理,照理說,當球隊解散,這些已有職業經驗的球員應該已經成為自由球員身份,可以自由跟球隊簽約。但聯盟為了避免所謂的「惡性競價」,直接把球員丟進選秀池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當年倪福德自己表示,曾詢問是否可以不參加特別選秀,得到的答覆是不行,強迫中獎。由於後來兄弟象在特別選秀以指名挑中了倪福德,但最後他卻選擇與美聯職棒底特律老虎隊簽約,而引發了口水戰。當時任兄弟象領隊的洪瑞河,批評倪福德毫無誠信、滿紙謊言!認為他若想旅美就不該參加選秀,讓兄弟象浪費了選秀籤。

整串事件看下來,以倪福德的說法來看,若以職場類比,就像一個員工被迫參加面試,公司錄取你還質問你為何不去?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倪福德是自願參加當年的特別選秀,當勞方有條件能選擇待遇更好的公司時,為何要被資方指責若不想來本公司,幹嘛投遞履歷到本公司,從職棒場上的例子只能說明,台灣職場的資方思維可笑到不行。

因為倪福德最終選擇旅美,所以聯盟最後也決定套用俗稱「葉丁仁條款」的新人選拔辦法104條違反契約交涉權,內容如下:

「選拔會議前同意參選之球員,經球團指名後,若未與指名之球團洽談合約事宜,而逕與國外職業球團簽約者,該球員自返國提出加入本聯盟之申請日起,原指名之球團在3個月內仍保有該球員之契約交涉權。但如超過3個月之時限無法與該球員締結契約者,該球員得參加隔年之聯盟選拔會議,方得加入本聯盟。」

而去年倪福德自美國返台後,決定再度加盟中華職棒。所以導致今年是他第3次在中華職棒被選,實在可算是世界奇觀。套句鄉民用來嘲弄中華職棒的用語「我們有我們的玩法」。

台灣職棒工會在2008年成立後,至今未能看到什麼太具革命性的行動。雖然近兩年來,台灣棒球人氣回溫,球員薪資條件也有緩慢改善,但在筆者看來這一切比較像是「老闆佛心和施捨」。以在台灣被視為對球員肯定的「複數年約」為例,其實球員不簽也沒地方可以去。條件嚴苛的自由球員制度,至今也沒有任何一位球員成功借著制度轉隊。

如果球團可以用施捨的方式提高球員的待遇,當然也可以用不爽的態度來降低,整體而言,台灣職棒環境仍屬資方說了算。只有真正在制度上平衡,才是長久之計。簡單講,沒有真正的自由市場制度,球員的待遇就不可能真正獲得提升。

筆者認為,正因為中華職棒是個體制不夠完整的聯盟,恰巧反應出了台灣職場總被資方把持的現象,以運動場上的例子來看,勞方的團結可能才是唯一解方。

鍵盤打擊手

 

14歲因為陳金鋒的一支全壘打變成球迷,24歲寫了一篇運動經濟論文拿到文憑,現在是一個兼差在鍵盤後的網路寫手,不求別的,只希望台灣的體育環境越來越好。
球場上的事從來不可能只在球場上,運動經濟與政治,場內的一切永遠來自場外。

keyboardistchao@gmail.com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大聯盟 中華職棒大聯盟 人選 新人 過大 選秀
鍵盤打擊手
鍵盤打擊手
奇波迪斯
展開箭頭

14歲因為陳金鋒的一支全壘打變成球迷,24歲寫了一篇運動經濟論文拿到文憑,現在是一個兼差在鍵盤後的網路寫手,不求別的,只希望台灣的體育環境越來越好。
球場上的事從來不可能只在球場上,運動經濟與政治,場內的一切永遠來自場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