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遇到不懂的事,有沒有「順手做一件事」決定你和別人的差距

- 有些人之所以能聞一知十,是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知識,而知識累積來自於持續的調查與學習。
- 根據「經驗曲線」理論,積累的經驗越多,工作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持續養成聞一查十的習慣,將幫助你累積更多的經驗,使競爭對手難以趕上。
只要輸入少量資訊,就能湧現各種假說——雖然人數非常稀少,但業界確實存在這種諮詢顧問。這些諮詢顧問可謂是呈現出了「聞一知十」這句諺語的精神。
但是,這些諮詢顧問之所以能夠做到「聞一知十」,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先做到了「聞一查十」的緣故。換句話說,他們養成了逢事必查的習慣。正是因為在大腦中輸入過許多資料、擁有豐富的學識涵養,所以才能迅速提出假說。
沒有人一開始就博學多聞
聞一知十的人,應該就是已經擁有豐富知識的人吧!
然而,沒有人從一開始就博學多聞,所以「聞一知十」的人,其本質就是「習慣如果聽聞一件事,就去調查十件事的人」。
當你遇到不懂的地方時,是否養成自己動手調查並學習新知的習慣?或者當你吸收新的資訊時,是否養成一併調查周邊相關知識的習慣?還是你就兩手一攤,什麼都不調查呢?
有的人發現一件事後,也就止步於此,但有的人卻會對相關領域產生興趣並且著手調查。堅持聞一查十的人和沒有養成這個習慣的人,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必然會產生相當大的差距。
如果養成了聞一查十的習慣,每次調查後所獲得的知識將會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而這些知識也會積累成豐富的經驗。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來自於累積
差異化的本質之一就是累積,這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
事實上,只有在累積知識之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意,而長期積累的知識量,應該也會令他人難以望其項背。
BCG創始人之一的布魯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便提出了「經驗曲線」(Experience Curve)的理論框架,以此說明「經驗累積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既定的理論是:如果你擁有2倍的經驗,成本會降低為80%(即效率提升20%);如果你擁有4倍的經驗,則成本會降低為64%。這被視為經驗曲線的 典型例子。
簡而言之,如果你比他人從更早的階段開始累積經驗,你就能藉由這些經驗降低成本,使競爭對手難以迎頭趕上。而對於將輸入資訊做為基本功的瞬間思考來說,累積經驗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只要堅持聞一查十的習慣,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能夠將原本以為毫無關聯的幾項事情,迅速地串聯起來思考。
這就像達到輸入量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一樣,一旦超過臨界質量、誘發連鎖反應,你就會對各種事件和現象產生濃厚興趣。
如此一來,你每天接觸到的資訊就會在腦內如火花般併發,並且串聯起來。一 旦擁有過這種體驗,你應該就能打從內心呈現出「享受輸入樂趣」的狀態了。
話說回來,類比思考就是找到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個事物,從中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但如果手邊的資訊有限,你就沒有素材可以用來類比了。
反過來說,手邊的資訊越多,就越能夠發揮出類比的力量。
輸入的資訊量越多,相互連接的資訊就越多,因此產出創意的速度也會如複利般加速,而且創意的品質也會越來越好。輸入量決定了導出假說的速度和精確度,增加輸入量的方法就是聞一查十。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瞬間思考》
《瞬間思考:掌握機制、建構假說,不被淘汰的新時代關鍵思考力》
作者:山川隆義
譯者:駱香雅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08
作者簡介
山川隆義
商業製作人。
京都大學工學部畢業並取得京都大學精密工學(專攻生產系統工學)碩士學位。
曾任職於橫河惠普股份有限公司(現日本惠普有限責任公司)和波士頓顧問集團(BCG),2000年參與創立得愛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Dream Incubator Inc.簡稱DI)
2005年擔任董事兼副總,2006年至2020年擔任代表董事兼總經理。
25年來透過BCG和DI參與了許多諮詢顧問工作。
同時也為眾多新創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貢獻一己之力。
目前擔任商業製作人在娛樂、證券、工業產權、醫療保健和IT領域公司擔任外部董事和顧問,並從事權利管理業務。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