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職場人情世故》被罵不是針對你,有時是場演給各部門的戲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職場人情世故》被罵不是針對你,有時是場演給各部門的戲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職場人情世故》被罵不是針對你,有時是場演給各部門的戲

職場人情世故》被罵不是針對你,有時是場演給各部門的戲
在職場上,懂得適時發脾氣,是表達自己有理、善待自己的方式。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文心藍
摘要
  1. 職場上的專業能力遲早能培養出來,但需要捍衛自己的時候,應適時發脾氣,表達自己有理。
  2. 在職場上釋出善意是應該的,但前提是對方懂得珍惜你的善。
  3. 把理講清楚,雖然有時會失去情份。但沒有任何情份,可以超越你對自己的情份;也沒有任何善,會比善待自己,更顯得慈悲。

有次因為工作上的事,發了一頓脾氣。用了很久不曾說的嚴峻口氣下通牒,自己還有些不習慣,但並不覺得虧待或抱歉。

相熟的同事過來勾著我的手,附在耳邊輕輕說:「我為妳感到高興。妳憋得太久了、容易內傷。妳完全應該、而且值得發這頓脾氣。」

如果不是走進公關這個行業,我壓根不曉得自己可以憋下這麼多脾氣。在代理商,脾氣是一種與專業、地位呈正比的特殊權力。還是小AE的時候,我曾在一段飯的時間,被客戶狂Call七七四十九遍,只因為布料的色澤和紋理不對,連一粒熟米都來不及張嘴,又直奔永樂市場重新剪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難得陪我吃飯的才子男孩,當晚就提出分手,理由是:「我沒想到妳是一個毫不珍惜顏面的人。」我在打烊的布街默默流了一會兒眼淚,分不清是誰更糟蹋我的臉面。

來到企業端,臉面是有了,脾氣卻跟使打狗棒一樣,得看主人是誰。不光為了發洩,還是策略。時常看到上一秒還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兩人,回過頭在騎樓底下比肩抽菸。也有過視訊會議上挨了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罵,幾乎同時有私訊傳來:「別介意,不是針對你。借我過個場面。」

在廣代遇到最無賴的客戶

每到了必須抉擇「該捍衛臉面出氣、還是被安靜洗臉憋氣」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第一個啟蒙老闆。

印象最深的一次行動,其激烈的場面仍歷歷在目。那也是我在代理商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看雅痞時尚的老闆,捲起袖管,不計形象的和客戶掙臉面、出了一口惡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個案子,起頭艱辛,第一次工作會議就嚐到苦頭,任務繁雜、進度火燒屁股,客戶是屹立迄今的領導品牌,姿態之高,連打工的實習生都能對我們頤指氣使。

過程更是磨難無數,能遇上的、不能遇上的,通通遇上了。一向不信神佛的老闆,某天正色宣告:「從今天開始,我決定每天早起敬誦華嚴經,祝念團隊平安無礙。」我虛弱的報以苦笑,沒告訴老闆,我和上帝,也是晨昏定省、照三餐禱告。

神明庇佑我們將案子收尾,但多災多難還沒結束。客戶嫌棄活動曝光的品質不佳,認為多數刊載報紙的照片,Logo太小、太遠、被遮掩,通通不給收錢。

我們聞之若喪,被終止合作、被剽竊創意,都沒這麼難堪。同時覺得氣憤,有明星代言的場合,品牌能夠力壓緋聞、成功出線,已算平分秋色,這點常規認知,客戶不可能不理解,老闆一把搶過被客戶東挑西揀的結案報告,一篇一篇報導翻出來算帳:「我們從頭來看,哪篇你覺得不能算錢?」

客戶一臉不屑,想必覺得老闆的行徑很無賴,微張著高貴的唇嘴,眉毛也沒抬一下的回應:「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我覺得都不能算。」

老闆把桌子一拍,我整個人跟著震了一下,「好,你覺得都不能算,我還覺得真該跟你好好算算。不過我們兩個都認識品牌的人,算起來沒意思,你敢不敢跟我一起下樓,我們來問路過的人,看他們從這些報導裡,能不能指認是什麼品牌?」

蛤?別說是客戶了,連我也驚呆,真的要做這麼丟臉的事情嗎?非要去問路人:「不好意思喔,請問你能辨識出這篇新聞是在講誰嗎?這樣大小的logo,請問你看得清楚嗎?」

客戶搖頭了,「你冷靜點,我們沒必要搞成這樣,做人是要講道理的。」

老闆從鼻子裡噴出輕蔑的一口氣,「那也要看對方能不能講道理。你如果堅持都不付錢,那我們就找可以公評講理的人來。走啊,下樓!」

客戶杏眼圓睜,用打量流氓的眼神、施憐乞丐的態度說,「沒必要這麼麻煩,我讓你自己說,哪幾篇可以收錢。」

老闆恢復了雅痞的氣度,「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每一頁、都、要、付、錢!那些logo曝光得特別大的,我不跟你加倍計酬。但只要有見光到品牌,不管你覺得多小、多不清楚,別想賴帳。」

結果,我們失去了客戶,到我離開代理商之前,沒再承攬過任何來自這個品牌的案子。可是,我們成功入帳了尾款,分毫不差。

發脾氣,是告訴對方你有理

那天下樓,我問老闆,如若對方抵死不從,難不成我們真的要衝上街去一一抓人來問嗎?老闆在計程車上順了順頭髮、理理袖口,「是啊,有何不可?看誰更丟不起這個臉。我早料到,對方只是給個下馬威罷了。」

當年的我,腦筋菜、臉面更菜,開口閉口都是喪氣的話,「要是我,肯定就讓人扣錢了。這簡直太難了,要怎麼爭啊?」

老闆不以為然,「今天,我帶你過來,是希望你將來會明白,專業是遲早能培養的。但你一直關於發不出來的脾氣、翻不過來的臉面,你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本質,不是『爭』理,是表達自己『在』理。

在理的意思我懂,無非就是顯示自己的所作所為,符合道理,所以理直氣壯、毋需吞忍。但所有與價值、底線有關的道理,我總豆腐嘴、豆腐心,說得軟爛,最後總是自己吞虧。客戶打來討價還價,我無力招架;等到我成為客戶,和代理商議價還是我的軟肋,每每象徵性的砍殺零頭,作為交差。

另一個關鍵,一樣來自我某一任的老闆,他遵奉善意的管理哲學,在勞資對立的議題上,一直選擇當率先釋出善意的那一方。深信初始的善,會牽引著善的循環。和他共事的那段日子,著實快樂,一起成就的里程,遠超乎預期。

因此,我也願意如此選擇善意為先。儘管在某些灰色地帶,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對方居心不明、甚或不善,我仍謹守以善。回到開頭那件引爆我怒火的事件,我拋出各種善意,希望彼此寬綽,最後卻發現,被圈限得無法脫身的只有自己。

我怒,不全為了事件本身,還為了始終在脾氣和臉面上,依然還很菜的自己。

老闆說的「在理」,我現在明白當中更深層的意思。我能不能清楚揭示自己的那一套道理,除了身體力行,也勇於和自己的道理、站在一起。釋出善是應該的,前提是對方懂得珍惜你的善。

於是,我做了和當年老闆差不多的事,雖然用詞少了針鋒相對的辛辣,卻難得說得直白:可以事前充分討論,不接受最後一秒的趕鴨子上架,不然寧可不做。

理說開了,有時情也會走開。但有什麼情份,可以超越對自己的情份呢?也沒有任何善,會比善待自己,更顯得慈悲。

為了我自己,從現在起,我學習當個有脾氣的人。與其圓融得模稜,帶點邊角,可能更教人記得尊重與善意,從來不是取之不竭的。它有底線,也有條件。

*本文獲「職場裡的人類圖」授權轉載,原文:《脾氣與臉面》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職場溝通 跨部門 職場 發脾氣 公關
職場裡的人類圖
職場裡的人類圖
文心藍
展開箭頭

職場裡的人類圖

資深傳播人,準人類圖分析師。在公關行業謀生,歷經代理商、客戶主,本土與外商的職場修羅,遍遊消費、電信、醫療、遊戲、保健等產業江湖。

江湖之外,仍未忘情作家夢,以文心藍為筆名,出版首本著作「不辜負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並於中年後半,以實踐人類圖開展全新支線,期待結合所學所見,刻劃職場遊歷作為借鑒,鼓舞每位工作者,忠於本我、適得其所。

粉專:職場裡的人類圖(https://reurl.cc/edR52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