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為何有些人年紀大了就無法再進步?

1.有些人到了一個階段後,就不會再進步。有2個重要原因:覺得自己比他人聰明、看不清自己所在的高度。
2.覺得自己比他人聰明的人,總喜歡給別人建議。如果是真心想幫助對方,出發點很好,但記得要確認對方是否有意願、狀態是否能接受。
3.衡量自己的實力在哪,是一種能力。能夠定義自己位置的人,再抱持開放的心態,才能聽得到也聽得進去,來自層級比你高的人的建議。
隨著年紀增長,你會發現有些人好像到一個階段後,就不會再進步了,為什麼呢?我歸納出2個重要原因:覺得自己比他人聰明、看不清自己所在的高度。要如何避免自己出現這2種狀況呢?我有以下建議:
不輕易給別人建議,是修養、也是禮貌
尤其是你壓根不太認識的人,千萬別亂給建議。尤其現在網路社群發達,我看過不少令人汗顏的行為。
思考看看,通常你給別人建議的時候,是抱著什麼心態?是真心想要幫助他?還是看不慣他跟你不同的觀點或做事方式?亦或只是想證明自己?
如果是真心想幫助對方,出發點很好,但記得要確認對方是否有意願、狀態是否能接受。最好是對方主動要求回饋或協助。如果沒有的話,反而變成你在找碴,倒沒必要。
如果是後2者,就真的很不成熟。在很多情境下都會遇到,例如:建議你該換什麼工作、建議你要如何經營事業、建議你趕快結婚、建議你要生小孩、建議你不要創業、建議你要怎麼教孩子,從生活小事到人生大事,都在建議你應該怎麼做。
最雷的情況,就是去別人的社群撒野,甚至是根本不認識的人。我看那些去別人個版上長篇大論的人,總覺得「你怎麼好意思」?你跟這個人根本不認識,從片面批評指教,只顯現出自己的無知跟無禮。
我在網路、商場上,見過太多愛給建議的人,都只是想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只能說,真正厲害的人,不需要透過這種行為,彰顯出自己高人一等。
所謂的智慧,就是在聽到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的時候,先閉上嘴去觀察,不急著表態,並且清楚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
永遠把跟你對話的人,當作都比你聰明。
多跟視野比你高的人學習

這張圖是多年前畫的,現在來看還是很有感觸。人只能看到自己所在位置的高度,很多時候你的天花板只是別人的地下室,最難的不只是不願意相信別人,還有對自己的過度執著。
衡量自己的實力在哪,是一種能力。能夠定義自己位置的人,再抱持開放的心態,才能聽得到也聽得進去,來自層級比你高的人的建議。
這幾年遇到幾位貴人、前輩,他們都告訴我,他們會觀察一個人是否值得他給予回饋。如果這個人心態還不夠成熟,就不會多嘴,否則說了還會被嫌多管閒事。
除了要能判斷自己的位置,也要學會判斷,該跟誰請教。有些人很喜歡到處請教人,但問題是找的人不對,像是找沒創過業的人,問創業的問題。
問對人也是一個重要能力,所以可以跟誰請益?
- 在你的問題範疇領域,有具體且明確事實的成果,不是「聽說」跟「看起來」。
- 銜接第一點,加上生活常識與行業知識判斷,並觀察他的邏輯脈絡與實務經驗。
- 言行一致的人,這一點可以從社群、風評、網路上判斷,不會差太多。
總結來說,最難的還是「我執」與「心魔」,保持有自我原則,又不失去開放心態,是一輩子的修行。
石罡宇
創業培訓教練
對於中南部創業資源匱乏,努力打造一片創業綠洲,有著無比的熱情與使命的培訓教練。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