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能改善性騷文化的「旁觀者介入」是什麼?學這三招,你也可以當沒有披風的英雄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能改善性騷文化的「旁觀者介入」是什麼?學這三招,你也可以當沒有披風的英雄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能改善性騷文化的「旁觀者介入」是什麼?學這三招,你也可以當沒有披風的英雄

能改善性騷文化的「旁觀者介入」是什麼?學這三招,你也可以當沒有披風的英雄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3/06/09
摘要

1. 旁觀者介入指的是將人訓練成主動的旁觀者,能在看到騷擾事件時,快速思索並判斷情境,並使用4種方法幫助受害者脫困。

2. 研究發現,在大學、軍隊中證實有用,接受過這種防治培訓的士兵和大學生更有可能在看到攻擊或騷擾時採取行動。

3. 職場的性騷擾更複雜,因為涉及職涯利害關係。專家建議採用非直接對抗的3步驟:破壞性騷擾局面→私下糾正騷擾者→主動關心被騷擾者,主要目標是中斷性騷擾事件,讓受害者知道有人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如果看見眼前有人正被口頭、甚至肢體性騷擾,你願意出聲制止、甚至採取行動嗎?

近日,台灣性騷擾事件頻傳,不少受害者表示,現在才有勇氣說出來,是因為「怕沒有人站在我這邊」。

這顯示出,行之有年的性騷擾防治教育,並無法讓大多數人有意識、並知道如何幫助他人,這導致的後果是,有毒的性騷擾職場文化變成常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想要幫助別人的心,只是,這一切缺乏系統化的教育跟練習。哈佛大學性侵犯預防應對辦公室就曾描述,人們會在心裡糾結,幫助他人,是否是自己的責任?如果情況不明確、又擔心誤判情況,旁觀者就可能不會介入。

什麼是旁觀者介入?

旁觀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指的是將人訓練成主動的旁觀者(active bystander),讓人能在目睹或瞭解危險情境時幫受害者脫離險境,並能夠在後續試圖糾正或舉發加害者。

一位主動的旁觀者能在看到騷擾情況時,快速思考幾個問題:我看到什麼踩紅線的行為?我現在適合進行幫忙嗎?我能怎麼做?我有哪些直接和間接的幫助方法?

接著,決定介入後,可以使用4種方法--直接介入、分散注意力、找人來介入、拖時間--來幫助受害者脫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約時報》曾報導,研究發現,這項訓練在大學、軍隊中證實有用。接受過培訓的士兵,比沒有受訓的士兵更有可能在看到攻擊或騷擾時採取行動。大學生受訓後,對性暴力的態度和制止性暴力的能力都馬上增加,而且訓練一年後成效依然存在。

事實上,美國metoo運動於2017年爆發後,康乃狄克州、紐約市、芝加哥等都陸續頒布法案,規定雇主每年必須施行包含旁觀者介入在內的性騷擾防治培訓。

除此之外,旁觀者介入還可以避免傳統性騷擾防治的缺點,為了說明,許多培訓常粗暴將男性、女性分別劃分成加害者、受害者或者是強大、柔弱的形象,加深刻板印象,甚至讓一些男性產生防衛心態,反而加劇職場性別不友善的問題。

「旁觀者介入不是將女性視為潛在受害者,也不是將男性視為潛在加害者。它善用該環境中的人,替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行為設下基調。」新罕布夏大學預防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暨旁觀者介入專家斯台普頓(Jane Stapleton)說。

在利益交雜的職場,善用「幽默」中斷性騷擾事件

不過,職場的性騷擾又比公共場所的性騷擾更複雜,因為涉及職涯利害關係。「人們常常放任性騷擾發生,因為他們擔心如果捲入其中,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職涯,」紐約市人權委員會律師羅德里格斯(Alberto Rodríguez)表示。

因此,斯台普頓指出,想要阻止職場性騷擾,需要不同的思考角度。例如,假如施行騷擾的人是掌握薪水的老闆,一個人若採用直接介入的策略,直接喝斥該行為不恰當,可能還沒幫到人,自己飯碗就先沒了。

斯台普頓建議,考慮到職涯可能會面臨危險,她建議採取行動之前考慮一系列問題:我能產生影響嗎?安全嗎?考慮到組織文化和我的影響力,最佳策略是什麼?

接著,在介入時,則採用非直接對抗的3步驟:破壞性騷擾局面→私下糾正騷擾者→主動關心被騷擾者,主要目標是中斷性騷擾事件,讓受害者知道有人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1. 破壞局面
你可以說「我要去買杯咖啡,你要一起來嗎?」趁機帶走被騷擾者。或是,你可以用幽默化解情境,例如跟騷擾者說「你怎麼說這種話?你還活在50年前嗎?」如果騷擾者是公司大人物,也可以試著用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避免直接爭吵。

2. 對抗騷擾者
當騷擾者不太可能使對立情況升溫時,可以在事後問他:「你了解你在那次對話中做了什麼嗎?」 或是,也可以跟同事討論你認為的不恰當行為:「你注意到了嗎?還是只有我這樣認為?」

3. 詢問被騷擾者是否還好
你可以主動去找被騷擾者並說:「我看到他們是如何對你的,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或是「這不是你的錯,我們去和人資談談吧。」

研究人員指出,跟受害者確認狀況並提供幫助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許多受害者在事件發生後常常感到孤立、被羞辱,不敢說出口。唯有職場大多數人都覺得有責任主動提供幫助,一來一往的互動強化下,才能夠鼓勵受害者勇敢指認,進而促成職場文化改變。

甚至,這能夠預防權勢性暴力發生。通常,有權力者做出最惡劣的性暴力時,不會有旁觀者在場,但若職場環境健康,就能避免加害者持續擴張他的性騷擾界線。

「旁觀者介入並非勇者披上披風拯救世界,」新罕布夏大學性暴力預防研究小組首席培訓師埃克斯坦(Robert Eckstein)說,「只是跟朋友討論說話的方式。」

資料來源:哈佛商業評論Diversified Risk Management紐約時報

核稿編輯:吳中傑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性騷擾 防治 受害者 行動 職場 旁觀者介入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